读史札记
□ 王离京
考官与考生之间的斗法,是考场上的恒久话题。北宋年间,在文豪欧阳修与一个名叫刘辉的考生之间,就发生过一段有趣的斗法故事。
刘辉,乃江西铅山人氏,嘉祐四年(1059年)状元。刘辉原名刘几,曾经是国子监的学生。刘辉有点小才,在学业考试中常拿第一,但他有个毛病,写文章喜欢故作艰深,经常弄一些晦涩难懂的句子出来。由于他学习成绩好,是个学生头头,同学们便纷纷效仿他的笔法,一时间几乎成了一种风气。曾负责教育考试工作的欧阳修,崇尚朴实无华、学以致用的文风,非常厌恶刘辉这种笔法,就下决心扭转纠正这种不良风气。
有一回,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阅卷时,他发现有个考生的试卷中有这样的句子:“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欧阳修断定,这一定是出自刘辉的手笔。于是,便在这几句话的后边批道:“秀才刺,试官刷。”意思是你想靠生编硬造博人眼球,本考官就毫不客气地将你拿掉。然后,用红笔在其试卷上从头到尾横批一道,并批上“大纰缪”三个大字张榜公示。试卷拆封之后,人们发现果然为刘辉所为。
考试是根指挥棒。欧阳修此举,使考生们大受震动,科场文风为之一变。参加考试写文章,最终还是为了被录取。考官不喜欢的文风,自然没有考生敢再卖弄,包括刘辉。
几年之后,刘辉又去报名参加考试。不巧,本次主考官还是欧阳修。在考试之前,欧阳修看到了前来应试的刘辉。他想,你小子还有胆来撞大运,算你倒霉又遇上了我,照刷你不误。密封阅卷的时候,欧阳修发现一个考生的卷子中有这样古怪的句子:“主上收藏精明于冕旒之下。”心说,你个故弄玄虚的小子,又被我逮到了。于是大笔一挥,毫不客气地将其淘汰。不想他这回却摆了个乌龙,那份卷子属于一个名叫萧稷的倒霉蛋。
在阅卷过程中,欧阳修对一个考生的答卷特别欣赏,认为这篇文章见解独到、文风朴实,“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几句话,让欧阳修大为叫绝。于是,便将其确定为状元推荐人选。考试结果公布之后,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欧阳修,刘辉其实就是刘几,他知道你老人家不喜欢他,害怕再次被刷掉,就换了个马甲穿,把名字改成了刘辉。听了这番话,哭笑不得的欧阳修,大约会如是想:刘辉你小子真能耐,马甲换得够彻底。不但把名字改了,文风改得也很地道啊!
刘辉中状元之时,年方二十九岁。刘辉幼年家境贫寒,生活孤苦,全靠老祖母将他拉扯成人。刘辉非常孝顺,中了状元之后,为了方便照料赡养祖母,刘辉带着老人家一起前往任所赴任。祖母去世后,刘辉主动辞官回家为老人家守丧。按照古代“丁忧”制度,官员在父母去世后,必须回家守丧三年。而对于祖父母,则没有硬性规定。刘辉此举,完全是出于孝心。
在守丧期间,刘辉为乡里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曾变卖自家田产,资助生活无着的乡亲。刘辉还选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自己动手盖了几间房子,办了一所学校。不仅免费招收贫困生入学,还亲自为学生们授课解惑。守丧未满三年,刘辉便不幸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五岁。消息传开,朝野一片惋惜之声。
新闻推荐
最近,全国各地连续发生几起私家车车主违停阻挡道路,导致被人暴力损车“私了”的情况,引发社会关注。1月初,杭州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