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人民日报评吴花燕善款风波:彻查才能维系慈善公信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1-18 10:45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贵州女大学生吴花燕因病离世,牵动公众心绪。这个曾身处困境的女孩生前为大家同情,得到众人帮助,离世后大家又纷纷表达哀思。与吴花燕相关的,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的慈善募捐也引发热议,一连串问号不断叩问人心。

按照公开资料显示,9958平台曾以吴花燕之名募款逾百万元,而只转款2万。对此,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在回应中表示:“吴花燕病情有反复,尚未达到手术条件,因此余下善款未能拨付至医院。”而院方表示,并没有收到这2万元。9958平台提出,未及时转交善款是因为家人和当地政府干涉,也被当地否认。吴花燕的感谢信。 截屏图

吴花燕的感谢信。 截屏图

因牵涉慈善公信力,事件广受关注。但各方表态并不一致,事件仍扑朔迷离,尚不能轻易下结论,真相有待彻查。目前,民政部已就此事发声并约谈儿慈会。这是抵达真相的第一步,也是通过具体事件重塑慈善公信力的必要环节。无论如何,吴花燕命运多舛,必须报以深深的善意,谁都不应“消费”悲情。真正能告慰逝者和那些曾慷慨捐款好心人的,就是真相。、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事应该做好。对每个或大或小的慈善项目,让善款使用合规合法、合乎公众要求,还有很多程序和细节需要完善:以受助者的名字发起募捐应该告知受助者,更要尊重其意愿;善款的募捐情况应清清楚楚,资金流向必须明明白白;剩余善款的使用更要妥当,且符合法律规定。

慈善的生命在于公信力。如果不对善款负责,不对受助者负责,不对社会正义负责,最终损害的是慈善的公信力,消解的是全社会的善意。慈善机构需敬畏法律,更应该习惯于全过程接受公众的监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阳光照进慈善的全流程,让善款用在该用的地方,花在求助者身上,才能确保慈善“得道多助”。这,也是全社会的期待。

(原题为《吴花燕善款风波,彻查真相才能维系慈善公信》)(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上海去年753人涉黑涉恶被公诉 打掉“保护伞”11人

今天上午,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作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对涉黑涉恶犯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南京传》2020-01-19 08:12
评论:(人民日报评吴花燕善款风波:彻查才能维系慈善公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