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面对疫情,多问几个“为什么” 蔚叁麽

来源:河池日报 2020-02-10 05:43   https://www.yybnet.net/

疫情肆虐,宅在家中,刷屏手机,突然看到一条辟谣信息:“谣言:钟南山院士建议全中国人民在家隔离两周”。随后更新真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钟南山院士从未提出该建议。但他强调注意防护,早发现、早隔离,尽可能减少传播,减少出现“超级传播者”的概率。重视防护,但也不必恐慌……”

还有一条信息,新冠肺炎暴发之初,8名在医疗专业群讨论学术问题的专家,却被当作“谣言制造者”。之后,经过84岁的老专家钟南山澄清事实,我们才知道,这些专家也是病毒的受害者。

新冠肺炎被公布以来,谣言就像乱花渐欲迷人眼,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从抢购口罩,到抢购双黄连口服液,我们是看戏人,也是戏中人。联想“非典”疫情时期,我们也曾经被谣言所困,抢购过板蓝根等药物。

那么,如何辨别谣言?如何分辨真话和假话?如何不造谣言?如何不说真话和假话?

兹以为,见识、知识、积极情绪、辩证思维、认识规律、敬畏科学、尊重事实等,这些都是避免我们自己造谣和轻信谣言的最好方式。

然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全部做到上述方式。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们回归到生活本真呢?

100年前,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胡适在《新生活》第1期刊登一篇文章,希望中国人都能尝试过一种有意思的新生活,就是随时随地问自己“为什么”,时时刻刻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面对疫情中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对各种有待考证的论述,我们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疫情爆发之初,民众的防范意识不强?为什么百姓在病毒肆虐时依然不做自我防护?为什么专家一句话,百姓就连夜疯抢双黄连,之后又觉得不必要抢购囤积?……当这所有的“为什么”在实践中有答案时,我们便对这场防控阻击战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

然而,在寻找真相,认识真理的过程中,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难免不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一样。每个人的身体体质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体现。基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体质就不一样。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都需要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都会生老病死,都有喜怒哀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拥有同一片蓝天,都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想减少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和平共处,生活在一起。

在这个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代,在这个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迫切需要开展新生活。疫情当前,我们要学会随时随地问“为什么”。提问时,自觉学会分清时间、地点、条件,而不再是盲目地相信、盲目地说、盲目地做。

2020年,我们的新年小目标,向全民偶像钟南山学习,随时随地问“为什么”,过有意思的新生活。过去,做不到;此刻,想做到;未来,希望能够做到。

新闻推荐

河南省首批支援疫区医疗队队员心中最美的音符 感控专家万妈妈的“大嗓门”

阅读提示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感染控制工作的核心。每次值班,万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严格的标准检查这些防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面对疫情,多问几个“为什么” 蔚叁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