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风雨里挚旗的白大褂

来源:自贡日报 2020-02-14 16:46   https://www.yybnet.net/

杨德高下村入户途中.jpg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每次病魔挡道,总是不惧挑战、冲锋在前,用双手呵护生命的温度,用双脚丈量人性的高度。2020年伊始,在这个几乎所有人都闭门不出的春节,总能与之不期而遇,见证其形色匆匆的身影,他们是乡村医生,杨德高就是其中的一员。

1983年,20岁的杨德高立下悬壶济世的志向,发奋图强,刻苦自学,迅速从一名卫生队的炊事员成长为专业卫生员。23岁时,他怀着桑梓深情,回到琵琶镇石贡村当起了村医。31岁时,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他与妻子沈英举家齐上阵,逐项宣传、逐户排查、逐个监测,携手战胜非典;如今,一个作为乡村医生冲锋在“疫”线,一个作为妇女主任奋战在前沿,夫妻齐心,再次共同守护一方平安。

杨德高为居家观察人员测量体温2.jpg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杨德高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年初一开始,他便放弃团圆和休假,骑着摩托,顶着风雨,奔走在石贡村的田间地头、各家各户,紧张有序地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公共区域消毒,返乡人员登记,重点人员监测等工作。

医生随叫随到,群众才能不焦不躁。自疫情爆发以来,杨德高便开启了“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他将每天的上班时间提前了2个小时,并主动对外公布个人电话,主动上门服务。披星而起、戴月而归成为工作常态。

每天早上7点,杨德高会准时出现在村卫生室,整理档案资料,学习疫情防控知识,研判疫情发展态势,分析监测人员健康状况。每天早上8点,他便骑上摩托车匆匆“赴约”。“有不舒服吗?”“今天体温正常。”“还是不要出门哈。”“有啥子不舒服的,马上跟我打电话。”……暖心的话语,贴心的嘱咐,群众喜欢听,更愿意配合。

杨德高为居家观察人员测量体温.jpg

杨德高不仅医术高明,更兼医者仁心。他熟悉全村绝大多数群众的身体状况,更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每次面对棘手问题,他总能“药到病除”。途经湖北返乡的小张,属琵琶镇疫情防控一类人员,潜在风险高,须落实14天居家观察,执行“1+1+1” 包户制度(一名镇干部负责政策宣传,一名村组干部负责人员稳控,一名村医负责健康监测)。干部的轮番“轰炸”,村医的频繁上门,把小张吓得不轻。他开始惶恐不安,情绪暴躁,迟迟不下楼,坚决不配合。杨德高语气温和,悉心讲政策、讲病理,这才开了小张的“心锁”,他心态逐渐平稳,开始主动配合监测,直至解除观察。同样是湖北返乡的老沈,文化水平低,对疫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不配合监测也不戴口罩。杨德高不仅没有着急、没有放弃,反而心平气和、循循善诱,甚至动员老沈的儿子也加入助攻队伍,这才说服了老沈,他开始主动配合、主动隔离、主动防护。一天晚上9点过,村民小李焦急地跑到卫生室买口罩,哭诉自己公公生病住院,自己没有口罩进不了医院,无法床前尽孝。杨德高没有思索,顺手把口袋里还没揣热的两个口罩给了她,而这两个口罩是下午女儿刚孝敬给自己的。

多少个焦头烂额的遭遇战,多少次风雨无阻的急行军,终于换来了一方群众的闲庭信步、踏实安稳。截至目前,石贡村卫生室共计开展健康监测6500余人次,指导村组消毒消杀50余次,全村湖北和途经湖北返乡人员已全部顺利解除监测,尚有5名市外返乡人员正在接受监测,无异常情况。

如果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那么乡村医生就是冲在最前线的“旗手”。循着红色的方向,追着白色的衣装,琵琶镇定能凝聚起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邹龙祥 马铃)

新闻推荐

武汉金银潭医院发布新冠肺炎康复者捐血细则:需预约 有补偿

“工人日报”微信公号2月14日消息,在2020年2月13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的第23次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金银潭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父亲的口罩2020-02-14 15:34
评论:(风雨里挚旗的白大褂)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