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清湘
过年,本该是个亲朋相聚、欢喜吉祥的好日子,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而来,意外抢了“喜庆”的风头。“今年不拜年,在家最安全”、“过年不串家,健康你我他”的倡议让我稳稳当当地待在家里。
躺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电脑、手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信息总是刷屏,一幕幕抗击疫情战役的感人场景总是吸引着我的眼球,让我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他们是这个春节最美奉献者。
他和蔼可亲,穿着白马褂在一线指挥。他是8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2003年非典,是他带领医务人员奔赴一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夺取了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武汉发生疫情后,他高呼大家不要去武汉,而他却去了武汉,出现在疫情战场的最前沿。
他满头银发、戴着老花镜在一线救治,每周主检600多份体检报告。他是92岁高龄的江苏省人民医院高级专家组组长、血液内科女教授敖忠芳。她说:“作为医生来讲,这个医学的战士,死在战场上是死得其所。”
他全副武装,驾着电动轮椅在一线坐诊。他是“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他幽默地说:“我的粉丝就是病人,作为医生,一辈子就是为了他们嘛!”
……
他们是这个春节最美白衣天使。
“我报名去武汉……我要去金银潭医院……我是党员,救援经验丰富,一定不辱使命……”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手印,一颗颗赤忱之心。
70岁的湖南女军医吴兵三度请战,驰援武汉,她在请战书中写道:“我多年经受党的教育,享受幸福生活,无忧无虑无病,在非常时期,我愿意付出一切。”
29岁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吴小艳在返乡过年途中,收到“希望35岁以下的医生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参加紧急救治队”的微信后,当机立断返回武汉,依然走上了工作岗位。
90后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护士李慧,在进入疫情战场上提出要求:“若有不幸,我愿捐献遗体做研究,请大家不要告诉我的父母。”
在支援医疗队伍里,一位护士因不想让丈夫担心,一直没有告诉她去武汉的消息,直到上车那一刻才说了实话。腼腆的丈夫在目送妻子那一刻,情不自禁地喊道:“老婆,我爱你。”
一位上海姑娘,申请到武汉一线援医,她发信息给朋友:“我报了名没有告诉我妈,怕她跟我拼命。”
……
“爸、妈,我今年过年不回家了。”“老公,你把儿子送到妈那里,科里要加班,我没时间回家。”这些天,全国上下医护人员全部处于待命状态,若有疫情马上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30多天里,每天凌晨两点休息,四点起床,认真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他说:“我跑得快,才能跑赢时间;我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90后武汉中心医院男护士邓光西与医务人员朱凡原定回老家结婚,非常时期,他们说服了双方父母,取消了婚礼。
除夕,一位80岁的老母亲给医生儿子送年夜饭,把饭放在门外,喃喃嘱咐儿子保重,儿子含泪回应。一门之隔,隔离了病毒,却隔不断亲情。
大年初一,一位穿着防护服的医生,望着3米外的小女儿,流下了热泪。一道门槛,成了父亲与女儿最遥远的距离。
……
他们是这个春节最美平凡人。
海口,一家便利店老板有6万只口罩,却只送不卖,免费发放给市民。他说:“我的好多同学战斗在一线,我只能尽到一点微薄之力而已。”
湖州,一位老人来到社区,往桌上放了一沓崭新的100元钞票。他朝着工作人员深深鞠了一躬:“国家有难,我要捐款。”说完转身就走。后得知他是一位83岁的老党员,老伴瘫痪在床,靠捡破烂维持家计。
一位中年男子将500只口罩匆忙丢在某派出所,说了声:“你们辛苦了!”转身就跑。
一位年轻姑娘闯进急诊科,在分诊台放了三盒东西,说了声“这是送给你们的!”匆匆离去。
……
“从武汉回来,请自行隔离观察。或许你的谨慎就阻断了一次病毒传播的可能。”“戴口罩,勤洗手,不给病毒有可乘之机。”“保护自己,就是对他人负责。”“这个春节,我承诺:不聚餐,不串门,不传谣……”无数普通人行动了起来,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
这个春节虽然比往年冷清,但在全民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让我看到了许多深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那就是中国精神!
新闻推荐
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紧张进行中。澎湃新闻2月14日从河北武安市委宣传部了解到,武安市康东村一名村民小组长姜国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