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收到鲜花。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我来帮家里人配药,现在可以一次多开一点,不用跑大医院,这种延伸处方很有用。”2月14日,一名女子在上海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家中老人配好了高血压药物。
当天在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阿姨和爱人也带着此前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的处方,在社区一次买了三个月的心脏药物,“去第一人民医院好像风险更大,我才知道在社区也能买”。
在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阿姨和爱人过来开了心脏用药。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抗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方面,它发挥基层医疗机构作用,提供门诊、住院等常规健康服务,减轻二三级医院就诊压力,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它还全面参与社区、道口的排摸防控,对居家和集中隔离人员每日观察管理,工作量大面广。
“社区卫生中心只要是医护人员,现在几乎全都上了。”黄浦区卫健委主任杨国威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社区医生筑牢了城市防疫“网底”,“以前三甲医院最忙,现在可能反过来,社区医护人员是最忙的”。
每天两次上门排摸居家隔离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防疫不可或缺的“守门人”。
以中心城区的黄浦区为例,杨国威告诉记者,全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家医护人员大约五六十人,目前大都采用一二三级编组,24小时三班倒无休,人员全部投入疫情防控。正值企业复工复产关键节点,社区排摸工作集中,很多社区医生就近在宾馆住,接到相关数据和指令后,深夜也会立即奔赴一线。
在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目前在确保正常开诊情况下,近30名医务人员投入到了本街道一线排摸工作中。
上海市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从小年夜到现在,很多医务人员几乎没怎么休息过。夜里收到居民信息,他们半夜一两点也会上门排摸。两三点完成工作后,就到中心和衣而卧。”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金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中心累计将146人纳入居家医学观察名单,已解除隔离观察133人,在管13人。
居家隔离人员的日常观察管理是一项重点工作。金迎说,他们每天早上九点和晚上七点两次对每一位居家医学观察对象上门排摸,平均每个医生要跑数十名对象。除了做好登记观察对象的体温和相关症状,也要做好相关宣教工作,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管理过程中,先后有几名观察对象出现咳嗽不适等症状。“我们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与观察对象进行病情确认,指派专人到现场帮助联系120救护车,将观察对象及时转运至了定点就诊医院,最终排除了新冠肺炎的诊断。所有人松了口气,这也避免了观察对象和周围社区居民造成恐慌。
通常观察期满14天后,如果没有病情变化,就可以解除居家观察,向相关人员发放《观察解除告知单》。
另一方面,对需要集中隔离观察的人员,目前黄浦区设置了2个专门隔离点,社区医护人员24小时为这些对象提供监测观察服务,发现病情变化就第一时间进行转诊治疗。
慢病患者开长处方,每天观察病情调整用药
现阶段,无论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都要减少门急诊量,避免病员集聚,但同时必须坚持提供必需的诊疗服务。
为减少居民在特殊时期往返医院,相关政策已出台。根据沪卫药政[2020]2号文《关于适当延长门诊慢性病患者处方用量的通知》,可通过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减少病人到医疗机构就诊配药次数。
根据规定,上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治疗性药物”的门诊慢性病患者,经诊治医师评估符合要求后,最多一次性可开具三个月用量的药品。对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辅助药物,也进行了适当放宽。
2月14日,在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厅
此外,上海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的签约患者可享受其中的延伸处方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此类患者中病情稳定的,其治疗性药物可通过社区卫生中心临时开放权限,可以最多一次性开具三个月用量的药品。
前不久,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中心90后家庭医生吴舒窈的签约居民吴老伯一度很焦虑,因为他的降血压药快吃完了,又不敢经常出门去配药。
“您别担心,我可以开长处方,最长能开3个月。”吴舒窈给吴老伯吃了定心丸,但他也提醒吴老伯,长处方有一定风险,他需要每天至少量一次血压,通过微信把数据告诉医生。“吴老伯记性不太好,如果忘了我会提醒他,这样我就能掌握他的血压变化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不是每个病人都可以开长处方。该中心还有一个老人由于近期血压非常不稳定,虽然本人提出要开三个月的药,医院并未这样做,而是坚持让老人除了每天报血压,也要定期前来检查。
隔离期孕妇想“出逃”,医生上门检查
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两个街道,常住人口近22万,其中外来流动人口5万左右。面对疫情,医务人员通过跨前开展筛查登记和对接街道居委等手段,及时掌握居民信息,从而筑牢社区防线。
该社区卫生中心主任王伟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辖区居家隔离对象累计1680人,已解除隔离1308人,目前居家观察372人。集中隔离51人。
松江区方松街道一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就在上周,珠江居委会出现一户居家隔离对象想“出逃”的状况,最终被成功劝解。
王伟说,当时他们接到居委会紧急通知,家庭医生盛源第一时间和涉事的观察家庭取得联系,发现原来是因为一名孕妇快到预产期,但由于该家庭处于隔离期,孕妇情绪不是很稳定,家属也变得焦虑,想尽早去妇保院住院。
盛源一边安抚孕妇及家属,一边和社区卫生中心的妇保医生上门为孕妇做了检查,并耐心地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盛源将这个家庭的特殊情况反馈给松江区妇保院,最后在该家庭解除隔离后,通过区级绿色转诊通道让这名孕妇顺利住院,产下了一个健康宝宝。
松江是上海的西南门户,道口防控是一大关键。如今许多社区医生主动请缨加入了高速道口防控。
方松街道社区卫生中心的家庭医生陈威凛是其中一员。近期返程车辆增加,G60新城道口夜班临时需要增派人手,陈威凛当天接到通知已是晚上九点,但时间紧任务重,他放下了刚出生5个月的孩子,其他工作人员们一起加入道口值守。(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这两天,一张婴儿姓名为“戴口罩”的出生证明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图中“证明”显示,新生儿出生于2020年1月,出生地点为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