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李晓亮
抗疫进入决战阶段,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说最吃紧也不为过。医疗资源、救护人员、收容床位,“紧平衡”状态已持续二十多日。
防疫“最吃紧”时,日前国新办把发布会“搬”到武汉。“防控到了最关键的阶段,武汉仍是主战场。”履新湖北的王贺胜,也以新身份亮相,作出如上判断。
“胶着对垒状态”,就如影视里高手过招,四掌相抵,比拼内力。这时任何一方,稍有不济,一口气提不上来,露出一丝破绽,就可能被对方强力击杀。所以,越是现在越不能有一点泄劲。此前成果,需要接下来更加一丝不苟、严密高效的防控举措来维护和巩固。
这无非两点:一是降低感染率,二是提高收治率。阻断病毒传播,加快救治患者。消化存量,消灭增量。湖北特别武汉地区,因此前延误,改变统计标准后,确诊人数曾一夜猛增,说明此前“欠账”不少,还需消化一阵。总量上还未出现大幅下降。
湖北之外,还是有向好趋势的:不仅12连降,全国连续4天治愈超千人!从3日的新增病例890例,到15日166例,连续12天呈下降态势。以数十人幅度,每天稳定递减,或许今明两天就能“破百”(百人以内),“归零”或也不远。
一边新增递降,一边治愈大增。相比武汉地区“降低感染,提高收治”,湖北外则是“降感染,增治愈”。当治愈率远高感染率,则大势可定,胜利可期。
越是曙光在望,越要坚持住。这不光关乎一线救护和防疫部门,更要靠全体国民努力。居家防护,也是为防疫出力。第一波输入性攻势主要在年前和复工前,现则是要防二、三代病例导致聚集性感染、社区扩散。
个人和社区,做好万全防护之策,才能杜绝社区沦陷。有好案例:“确诊小伙40多个密切接触者都没被感染”,说的是武汉学生返乡,从校到家,全程口罩,消毒防护,个人隔离,取消聚餐。虽不幸确诊,但密切接触数十人都无感染。这就是主动自觉个体防护典范。
而非“四类人员”居家防护,当然也不能马虎。不串门,不聚众娱乐,做好卫生防护,病毒就不会轻易找上门。
落实“四早”措施,推动防控下沉,发挥基层网格力量,防疫关口前移,前提也是守法依法,执法而不违法。特殊时期,谁都不易,相互理解,防控适度,持续向好,防疫大势才能稳住。
新闻推荐
像历史上许多鼠年带来的灾难一样,2020年的春天,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来袭,波及全国乃至世界。人们再一次面临着严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