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祖父夏衍与隐蔽战线(一)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02-17 01:52   https://www.yybnet.net/

1930年,夏衍在上海。

潘汉年董慧夫妇。

1938年3月29日,在广州,前排左起:茅盾、夏衍、廖承志,后排左起:潘汉年、汪馥泉、郁风、叶文津、司徒慧敏。

□沈芸文/图

本文作者沈芸为夏衍孙女,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同时从事“夏衍研究”及文史研究。

剧的落幕是这样的:脱线数十载的老特工归队了,千里迢迢坐着火车硬座来到北京,要见一位知道他真实身份的老首长,他走到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门前,按响了门铃……

这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在我们大六部口的家也出现过。三十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院子里来了一位老人。他的到来,让我祖父夏衍很兴奋,也很郑重,告诉我们,今天要来一位老特工,他的一只眼睛失明了,蒙冤多年,劳改后回到北京,是潘汉年的部下。

他们是久别重逢。这位老人走时,留了电话和地址,颤抖的笔迹写下了“华克之”三个字,我后来知道,他还叫:张建良。

老战友们的努力

“文革”以后,特别是潘汉年案平反前后,这样劫后余生的相见,在我祖父的客厅里经常出现,并不稀罕。很多当年的老地下党,也包括一些老特科成员,他们或是来家里叙旧,或是找组织申诉平反。这些来访的客人中,有的声名显赫,有的如雷贯耳,还有的神秘传奇。我祖父说起他们,总是三言两语,如果将其展开,便是一篇大文章。

潘案平反,对于周恩来领导的隐蔽战线潘汉年系统的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二十七载的沉冤昭雪,有着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

早在1978年,从特科时代走过来的李一氓写下诗一首:“电闪雷鸣五十年,空弹瑶瑟韵难成。湘灵已自无消息,何处相寻倩女魂。”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首纪念潘汉年从事革命工作五十年,兼怀董慧的诗,取名为《无题》。从诗中看,李一氓已经知道潘汉年在湖南去世了。他知道,我祖父也一定会知道。

随后,潘案的平反开始在他的老战友们中运作了起来。陈云的登高一呼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决心要把潘汉年的问题弄清楚。首先,是要求曾长期担任地下党上海市委书记的刘晓写出报告,用材料来说话。当时,“两个凡是”的影响给潘案的复查带来很大阻力。陈云交待的任务只能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刘晓、张毅夫妇联合潘汉年的老战友夏衍和史永(沙文威)向中央写信要求复查潘案。此外,陈云又要求廖承志、夏衍等写出系统的、具体的材料上报中纪委。1981年3月1日,陈云亲自写信给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复查潘案。

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宣布,潘案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错案,予以彻底纠正。

陈云在11月初让秘书持他的亲笔信来到我们家,请祖父写一篇怀念文章,指明要登在《人民日报》上,即夏衍在11月23日完成的《纪念潘汉年同志》,此文在社会上反响强烈。

潘汉年平反归队

1983年4月15日,是我祖父盼望的大日子,也是潘汉年战友和亲朋们盼望的大日子,他们多年的共同努力获得了成功,潘汉年夫妇要回来了。

之前,湖南涞江茶场已经给我祖父来过信函,汇报潘汉年夫妇骨灰的情况。14日,潘汉年、董慧夫妇的骨灰从长沙启程开赴北京。人们聚集在北京火车站,迎接骨灰回北京八宝山安葬,廖承志、夏衍、李一氓、周扬、阳翰笙等,以及专程从上海赴长沙护送骨灰的于伶、刘人寿,还有我祖父特地通知的潘汉年的生前好友唐瑜、孙师毅家属等。覆盖党旗仪式在北京站贵宾室举行,潘汉年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副一室,归队!

鲍文蔚的女儿鲍晓娜《我的父亲与潘汉年》,描述了潘案平反后她父亲所受到的震动,有着生动的记述,小标题是“寻找“李胖子”:

父亲与潘之间常常通过一位化名李某且体态较胖的同志联系,父亲的住处就是他落实的。……

1983年秋,父亲已八十有一了,手抖,又患眼疾。他辞退了几个院校的聘请在家休息。有一天散步,听说潘汉年的冤案已经平反,骨灰也已安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了。回家后,他急忙托人找来《人民日报》上夏衍的纪念文章,摸索着连看数遍,并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最后,父亲作出了决定:自己的事也必须说说了!而关键,是要找到联络员“李胖子”。

于是,全家出动——找人!

那段时间,我们先后拜访了夏衍、石西民、楼适夷、丁玲、潘菽、吴祖芳(潘梓年夫人)……也找了中央组织部、统战部、上海市委组织部等。夏衍对父亲说:潘案株连三千人,你老鲍没有被牵连进去算是幸运的,“李胖子”不认识,因那段时间潘的活动很机密,一点也不知道。石西民说:至少两千五百人受株连,“李胖子”不认识。其他几位也都说得差不多。……

寻找“李胖子”的事只好告一段落。后来父亲总是说,其实他当年知道“李胖子”的真名,现在也好像就在嘴边,只需提醒一下。可是,到哪儿去找这个能提醒他的人呢?这成了父亲离开人世前的最大憾事。

祖父夏衍的两个身份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家发生的不少,袁殊后来说,他1980年的时候,在儿子的陪同下来找过我祖父,解释当年的“怪西人事件”,同时,也为自己平反。而后,黄慕兰(定慧)也给我祖父寄来了申诉材料,我记得,她是用毛笔写的小楷,密密麻麻。

隐蔽战线,是当下的一个热搜词。关于夏衍与隐蔽战线的关系,外界做过多种揣测。我祖父生前从不炫耀他与隐蔽战线的关系,更不会夸大其词。他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同样的话:“我是帮忙做事,没有加入过组织(情报系统)”。这句话,他对子女们讲过,也对第三代的我讲过。

2015年,《夏衍传》再版,在其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夏衍不仅是共产党人,而且是特殊的共产党人——他属于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共情报系统的重要成员。……当时的上海闸北区委书记康生是夏衍的直接领导人,他对潘汉年说,“这样的文艺人才放在闸北区搞工运,跑跑纱厂,是可惜。”周恩来调夏衍参与筹建左联后不久,夏衍也成了中共特科成员。从此夏衍有了两个身份:公开的作家身份和秘密的中共情报人员身份。”(刘小枫:《智深而勇沉的革命文人——读《夏衍传》所想到的》)

“成了中共特科成员”和“秘密的中共情报人员身份”,这两个大胆的结论,在没有直接材料证明的情况下,不仅不符合史实,也与夏衍自己的说法完全相违背,而且夏衍第一次见到周恩来的时间是在特科结束的两年以后。

这让我很震惊。毕竟,隐蔽战线不是谍战片,很多结论是需要有史实依据的。

一直未见到潘汉年

中央特科成立的背景是“四一二”政变,主要任务是情报收集、政治保卫和锄奸,存在时间是1927年11月—1935年10月。

1927年,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的5月底或6月初,夏衍在大革命失败一个多月以后,在上海北四川路海宁路的一家烟纸店楼上,由郑汉先、庞大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当时“寄居”在绍敦公司,靠翻译为生。

同年的冬天,绍敦公司老板,夏衍的中学同学蔡叔厚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据《周恩来年谱》记载:“周恩来决定将夏衍(沈端先)从闸北街道支部调出”参与筹备“左联”,时间应该是 1929年秋冬,夏衍搬出绍敦公司正是在1929年。

根据阿英的回忆,“文委”是1929年成立的,潘汉年是“文委”的书记。阿英等同志认为,调沈端先(即夏衍)来参加“左联”的筹备工作,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就正式同潘汉年谈,组织很快同意了这个建议。

1928年潘汉年开始负责文化统一战线的工作,夏衍回忆说:“1924年,他在创造社出版部工作时期我认识了他,但在20年代后期,尽管我知道他在上海工作,却一直没有见面的机会。”(夏衍:《纪念潘汉年》)

1931年4月24日,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5月,在周恩来领导下,新的中央特科机构迅速重建,1931—1933年,潘汉年出任中央特科情报科(二科)科长。

新闻推荐

黄冈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优先评定职称晋升岗位

据新华社武汉2月16日电(记者徐海波)作为湖北省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黄冈市日前出台文件提出,全面落实医疗卫生人才各项待遇,给...

相关推荐:
为生命祈祷2020-02-17 01:18
风雪中的坚守2020-02-17 01:45
猜你喜欢:
评论:(祖父夏衍与隐蔽战线(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