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京城地下从“洞”到“城”的变迁

来源:铜川日报 2020-02-27 07:30   https://www.yybnet.net/

从北京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出口向东北方向望去,在鳞次栉比的大厦丛中一眼就能看见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园区下面有一座大型地下综合体工程,是北京市人防工程的一个新样本。

11年前,奥体中心还是一个城中村,配套的人口疏散基地只能容纳千余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改变了这里,瓦房变高楼、荒地变公园,人流、车流激增,常住人口数倍猛增。“奥运经济刺激这一地区的房价猛涨,要建成配套的人防工程,投资额度非常大。”北京市人防办工作人员梁兴伟说,“我们只能采取平战结合的方式,协调有关部门,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时兼顾到人民防空的需求。”

平战结合,是改革开放后人民防空工作最大的改变。1978年,第三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确立了“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新时期人民防空工作方针。从此,我国人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开始了战略性调整,由单纯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转变到人民防空工程、组织指挥、通信警报、专业队伍和科技教育协调发展上来,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变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制等多种手段上来,由只注重战备功能转变到综合发挥战备、社会、经济三个效益上来。

为解决开发建设中的投资问题,各地人防部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联合开发。国家也及时调整了政策,从而形成一股新的地下空间开发热潮。正在建设的奥体中心地下综合体工程,即是以地铁为骨干,以防空地下室为主体,以专业配套工程为重点,以地下空间兼顾设防为补充的防护工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一个工程多种用途”的原则。

不仅是奥体中心,在北京的地下,“防空洞”既作为战场,也当成市场建设——纵横交错的地铁、商场、博物馆、电影院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同时,也兼顾战时防空的需求。昔日的生命保险空间变成了地下停车场、旅馆、餐厅、医院和仓库……(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灾难面前没人能幸免 救别人也是救自己”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下,每个人的悲欢离合,无奈与抗争,都是一份独特的命运体验。《@武汉——抗疫故事接龙》是澎湃新闻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京城地下从“洞”到“城”的变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