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王因街道杨村煤矿职工医院防疫站的站长邢丽平,17年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身作则主动加入到非典医护的行列,但没有人知道她儿子幼小没人照看,父亲身患食道癌晚期,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她坚守在最前线,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这一次,她再一次选择了抗“疫”到底。
从正月初一,邢丽平开始坚持每天两次到外地归来的住户家里进行健康检查、消毒、处理生活垃圾等工作。为了让更少的人接触隔离人员,她主动要求自己一人完成这些工作。一天三顿用自己带来的电烧水壶煮面条,晚上累了就在办公室半米宽的小沙发上休息。面对疫情的发展,她每天晚上还会坐在办公桌前学习新的防疫知识,并整理了一套防护知识手册,发放给社区的居民,耐心跟他们讲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危害、传播途径、隔离的重要性等,并为他们做心理疏导,告诉他们疫情可防、可控、可治,消除他们的心理恐惧。
“从今天开始,我一个人去给隔离人员测体温。”邢丽平对副院长马庆利说。随着该矿排查措施力度的加大,被居家隔离家庭从1户增加到4户,邢丽平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每天每家至少要跑4趟,4家最少也得16趟,同时还要帮他们处理各种生活垃圾、抽血检验,这期间她还要不断地和隔离人员交流,一天下来,腿是软的,嘴是干的,只有在午饭时才能喝上一口水。
“至于吗”“有必要吗”被隔离的家属面对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和口罩的邢丽平发出质问,甚至产生排斥情绪。她耐心讲解病毒特点危害、隔离的重要性,通过正确的引导,让被隔离人员慢慢地改变了看法。一位被隔离人员因口腔溃疡不能正常饮食,邢丽平跑了三家医院为他买治疗药物。“邢大夫为了我们从早忙到晚,有家不能回,一点怨言也没有,真的很感动。”一开始还对隔离不理解的家属被邢丽萍敬业负责、无所畏惧的精神打动。
“多想给儿子做顿好吃的。”说起儿子来,邢丽平哽咽了。让她最难受的是,儿子2019年刚考上大学,由于学校远在新疆,中秋节、国庆节、元旦都没能回家,终于等到春节回来了,妈妈却被疫情挡在了门外。半年没有见到儿子了,多想和儿子聊聊天、逛逛街、吃顿年夜饭。可是现在,她每天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和儿子通一个电话,简简单单地报个平安,就顾不上说别的了。
邢丽平坚信,只要疫情防控工作尽职尽责,一定会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新闻推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全国都出现了口罩紧缺的局面。在贵州遵义,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对接外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仅用了8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