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我在武汉医院里接治非新冠患者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2-29 09:41   https://www.yybnet.net/

原创 木杉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 疫 情 之 下 -

由于医疗资源集中在新冠的防治上,他们求医问药的每一步,在这场劫难中都显得异常艰辛。

1

2月4日,正是疫情暴发期。

各个医院门诊挤满了发热患者,医院病房依旧一床难求。我服从医院安排,被调岗到本院急救转运中心上班,开始接触到了被疫情遗忘的一类重症患者。

那时候,武汉已经征召各个小区的酒店、党校对所有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汉口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客厅、武昌的洪山体育馆已建立方舱医院对确诊的患者进行集中隔离。其中,急危重患者将根据工作人员安排,送往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2月9号,武汉市就还未住院的确诊重症肺炎患者进行集中收治,我们急诊转运中心也会接收这类患者。

这天,我们接到了120调度中心的出车通知,将急救车消毒后便驶向目的地。

到了之后,我们发现现场是个70多岁的爹爹,因不幸感染冠状病毒而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需要继续住院对症治疗。

但是规定,感染者必须通过社区进行上报转运。此前,家属已经多次联系社区工作人员,那边的一再回复是:“已登记,在等待排床位中。”

家属顿时急了,情绪激动地强调,患者病情已经十分严重,迫切需要入院治疗。

后来,社区才松口可以安排去同济医院。于是,我们把病人搬上车,就出发了。那时天已大黑,冬夜因为疫情整个路上冷飕飕、空荡荡的······

到了医院大门口,我们便被工作人员拦截了下来,只好解释说:“我们是社区转诊联系过来住院的,病人现在情况紧急,麻烦通行下。”

工作人员抬头看了我们一眼,“到大巴后面排队去吧。”

我们这才注意到,门口停了好几辆大巴车,车上都是载着方舱医院的患者,同样也在等待病床。没办法,患者年事已高,无法行动,我们只能陪着患者等待。后来,在寒风中等待了两个多小时,前面的队伍却毫无松动,病人在承受不了的情况下只好选择回家。

2

武汉现在是疫情的中心地带,而新冠感染者更是全国关注的重点。但在疫情之外,还有一类特殊人群也需要关注。例如那些患有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的、肿瘤放化疗还有尿毒症等患者。

由于医疗资源集中在新冠的防治上,他们求医问药的每一步,在这场劫难中都显得异常艰辛。

有一天白班,早上八点多,我就接到了出车安排。当时接到的信息是昏迷患者,但真到了现场,我还是感到震惊。

只见厕所门口地上趴着一个70多的婆婆,脸朝下,一动不动。我们过去将患者翻身平躺,其嘴唇发紫,口吐白沫,检查后发现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家里只有一个老伴,据爹爹讲诉,说婆婆平时还好,就这两天除了喉咙疼之外没啥别的不舒服,今天她上厕所时突然听到一声闷响,于是赶紧过来,发现已经唤不应了。

“你们没有过来,我也不敢动。”爹爹在一旁补充道。我注意婆婆手腕上的玉镯可能在摔倒的时候碎了一地,当时就觉着预感不妙。于是,告知婆婆可能已经走了有一段时间了,节哀顺变。

爹爹颤抖着联系了子女,直到我们后来离开,他嘴里还在反复念叨着:“明明昨天还是好好地,怎么突然就走了,怎么会……”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背影和重重的叹息声。

普通人出现紧急意外时,最先想到的是120急救。可在这个过程中,从我们接到120调度中心安排出车,穿上隔离服,到对全车进行消毒,这个过程就会耗费十几分钟,可能就是拯救患者的黄金时期。而患者即使送往医院,也要经过发热门诊排查,经过一系列程序才能得到医治。

在这场严峻的疫情面前,我们病不起!

回来后,还没来得及坐下休息,我又接到了120调度中心的出车要求,说是一名昏迷的婆婆需要紧急救治。于是,我们在对急救车消毒后便出发了。

到了之后,发现是个60多岁的婆婆,躺在床上,呼之不应。我们边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边询问老人有没有发热、咳嗽病史。

一旁的儿子交待说:“老人这段时间没有发热,就是有糖尿病,平时血糖控制不好,这段时间小区封的紧,老人也不敢随便去医院检查,就在家自己用药在。”

“老人家以前都是定期去医院检查监测的,这阵子也没听她说有什么不舒服,没想到这突然就叫不醒了,我母亲没什么事吧?”儿子的声音略显急躁与担忧,不停补充道。

我们当即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查血糖偏低,于是给老人建立静脉通道,注射葡萄糖,依旧没有缓解,当即准备送往医院进行系统处理。司机在一旁叮嘱患者准备好行军床,做好防护措施,可能需要等待。

果然,到了协和急诊,发现里面人满为患,患者只能自己在门诊挂号排队,我们与那些医生做好交接,便离开了。

3

后来,根据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规定武汉市目前仅有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以及湖北省人民医院本部可以接收非新冠肺炎患者,武汉市其它所有医院均被征用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到了疫情发展的关键时期,武汉各个社区实施了更加严格的人员管控政策,除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医务人员等可以出行,其它人员严格限制出入。

而这期间,普通的急诊患者要想就医,必须通过社区证明,联系这三家定点医院才能接收病人。这几天,由于社区加大了对发热患者的排查力度,安排有专车进行护送隔离,于是我们就多负责非感染者的紧急转运。

当天晚上,我们接到了120调度中心的出车指示,前往建设大道去接送一名昏迷患者。

后来到了目的地,出事的是一名70多岁的婆婆,据家属介绍,病人在昏迷前一天便诉单侧上下肢无力,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当时患者处于浅昏迷,初步考虑脑卒中。

于是,我们边将患者护送上担架,边询问家属是否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安排送医,也跟家属解释现在非感染者就医也必须通过社区统一安排调度,否则120急救车到达是无法保证有病床的。

家属说社区有回复,愿意派一名工作人员前往,于是,我们便将病人送上了车。可临出发时,社区工作者称“人手忙不过来”无法陪同,当时家属开始有点急躁,面对老人岌岌可危的情况,便拨打110求助电话解决。

110出警了解情况后,安抚家属,开始调解,一边劝说司机护送患者到指定医院就医,一边督促社区安排人员。

我们的司机也表达了苦衷,“我们跑过好几次了,同济协和急诊室人满为患,都是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没有社区的调令,那边急诊是不予接诊的。”

“可是那边的社区不是说已经安排好了,可以过去的。”家属在旁边道。

“一般还是得有人陪同过去比较稳妥。”司机坚持说。双方一时坚持不下,气氛有点剑拔弩张。

毕竟大家在外面多延迟一会,可能就多一分危险。家属此时也尝试拨打市长热线,均忙线中,解决不了问题。

最后家属软磨硬泡,司机终于出发了。

到了协和急诊门口,里面排满了病人,更有甚者自带简易床在诊室等待医生。我们好不容易逮到机会跟医生说明了情况,可是医生也只能无奈表示只能排队等候。

急诊原本面对的都是突如其来的疼痛或者紧急发生的危险情况,医生更是每天与时间赛跑,身心俱疲。而新冠疫情暴发后,急诊科既是医院急救外伤患者的前沿阵地,也是阻击疫情的第一线,不仅承担着武汉市急诊患者的救治任务,也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排查工作,一般需要护送患者完善胸部CT并排除新冠肺炎再送入手术室。

这虽然大大延误了病人的就诊时间,但如果对急诊患者不做好排除筛查,那么就有可能感染更多无辜的医生或者患者。

这一现实情况,让人无奈又心酸。

在紧封的小区内,还有大部分慢性疾病患者,他们或通过网上问诊,发帖求助,或他人代购勉强维持现状。如果不是这场疫情,他们很多都可能及时得到复查或者救治。而我们只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的安全地将患者送进医院。

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浩劫中,每个生病的人都在苦苦挣扎,以自己的方式在战斗着。

希翼这场风波能善待每一个人!

原标题:《身为普通病人,如何在疫情期及时求医问药》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湖北:党政机关不少于三分之二党员一线参与防控 严禁“挂名式”“做表演”下沉

新华社武汉2月28日电(记者梁建强黎昌政)为进一步推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我在武汉医院里接治非新冠患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