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评论 春节期间曾被舆论一致抨击的“排鄂”现象,近期在有些地方死灰复燃,甚至有“加码”迹象:多位湖北籍网民发帖称,自己过去几个月没回过老家,但因为“身份证是42开头”,社区、基层干部就以“大数据报告”为依据,要求强制集中隔离;有长租企业突然通知湖北籍租客,密码锁已被冻结;还有企业大量解雇湖北籍员工……
而一些地方所谓的“大数据报告”,听上去仅是查到了辖区内哪些人身份证是以“42”开头,而不是这个人近期到底去没去过湖北。这也难怪有人调侃:“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能通过身份证号传染?”
疫情防控是大考,考的是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但总有一些地方、一些人习惯于用“懒办法”。然而,身份证“42”开头的人不一定近期都去过湖北,其他省的人也并非一定没去过。过于依赖这种以身份证画线的“伪大数据”,既容易“误伤”扰民、增加行政成本,又会给防疫工作留下巨大漏洞。
事实上,真要打好大数据战“疫”,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春节期间,不少地方通过手机漫游信号等大数据,精准、高效摸排从武汉、湖北来或近期去过武汉、湖北的人员,一方面安排隔离,一方面提供服务,收获不少赞誉;有地方利用小程序、健康码等方式记录隔离信息,让出行、复工变得方便;最近工信部开通了查询到访地的短信通道,更是便民之举。
疫情防控已到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确实不能有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但是,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简单搞“一刀切”。那些以身份证画线,“一刀切”地阻碍湖北籍人士出行、复工的“歪嘴和尚”,说到底就是在搞形式主义。
只有坚决摒弃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落实依法防控,回到“依法科学有序”的轨道上来,把该做的工作做细做精,才是真正用心、负责任履行防控疫情职责。 据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推荐
记者|江帆编辑|针对日前发生的湖南桃江风电项目事故,中广核新能源湖南分公司(下称中广核湖南分公司)作出回应。据湖南省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