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年俗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芜湖日报 2020-03-02 00:56   https://www.yybnet.net/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作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已在传承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如办年货、扫尘、贴春联、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年、舞龙舞狮、祭祖祈福、庙会、赏花灯等,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让中华民族的年与西方的“年”大不相同。虽然现在许多习俗已改变,有的又增添了新的内涵,但除旧迎新、祈求丰年的内容始终没有变,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氛围始终没有变,过年依然是一次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

办年货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在家过年,还是在饭店吃年夜饭,家里都要准备好充足的食物。因为过年那些天,许多中小饭店都关门歇业,员工一年忙到头也要回家过年。虽然那些四星五星之类的大酒店还在营业,但临时去也是没有包厢和座位的,而且价格比平时高许多。所以,来了亲戚好友,一般还是在家里比较方便。再说,过年大家天天吃美食,肚子也不饿,简单弄几个菜就能让大家吃得热热乎乎。我老家在农村,过年我都乐意回去。老家房子宽敞,父母在家早将房子打扫干净,备足了年货。其中圆子、年糕、豆腐、炒米糖、香菜等都应有尽有,而且都是请村里手艺最好的人手工制作的,味道独特。蔬菜是自家种的,家禽家畜是自家养的,鱼是门口塘捕的,都是绿色食品。当然,还有更贵重的年货,家乡的路修好了,能买辆小汽车开回家过年,觉得特有面子。

过年前后的娱乐活动也特别多。先是地方政府引导,年前举行年货节,紧接着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此外,文明创建、医疗保障、司法民政等内容都加入进来,还有送春联的、剪窗花的、唱歌的、演戏的、打太极的等,也都借着这一台文化盛宴各展才艺。老人们整整齐齐地坐着,欣赏着难得一见的戏剧;孩子们台前台后地转着,眼睛却始终盯着主持人手上赠送的各类小玩具;在家种田看孩子的女性赶紧去要几副对联、两对窗花,了解惠民新政……两三个小时的活动结束后,许多人都眼巴巴地望着问:下次啥时再来?这样大型的综合活动每个镇每年只有一次,下次还要等到来年,也许还不在同一个村。但毕竟要过年了,年前年后的各种文化活动也纷至沓来:龙灯、马灯、采茶灯、罗汉灯在我们家乡非常普遍,我老家的八社神灯就是省级非遗,能连玩十天半个月,村里家家户户像办喜事一样,把外地的亲戚朋友都请来观灯。

有着三十几年历史的春晚已成为新的年俗。除夕之夜,外面是漆黑的夜,家里却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春晚,谈着家事,似乎是春节里一道必不可少的大餐。记得当初家里没有电视机,只有小叔家有台黑白的电视机,等晚会结束时,小叔家已经关了大门(财门),我们只能从后门悄悄回家。现在,家家都有了彩电、网络和手机,总觉得春晚看了都不过瘾。于是,有人便自发搞起了“村晚”。我老家所在的咸保村去年就搞了台“村晚”,由村两委牵头,几个有文艺天赋的热心人支持,除了唱歌、演戏、魔术、相声、小品等丰富的节目外,村里跳广场舞的大妈、打太极拳的大爷也自愿统一服装,登台亮相,还真有点明星大腕的派头,他们在给群众带来笑声的同时,也让村里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听说这台“村晚”还受到省文化旅游厅的表彰,给了5万元奖励。这不,今年他们又在积极筹备“村晚”了。而且全县各镇都有好几个村搞“村晚”。是我们的“村晚”比央视、省、市电视台晚会水平还高?显然不是。只是我们参与其中了,大家自编自演自己欣赏,在创作的过程中享受快乐。

象征全家团圆的年夜饭是必须回家吃的。这一点在农村、在老人的眼里尤为重要。我们那个年龄段的人,兄弟姐妹多,但我还是坚持每年都回老家过年。这个习惯在女儿出嫁之后也没有改变,只是多了项新的内容:女儿一家先在婆家吃年夜饭,结束后再和我们一道回乡下的奶奶家吃年夜饭。好在两家不远,现在有车交通也方便,只是有点委屈了孩子们,连吃两餐年夜饭。要不就轮流到两家过年,这是他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无奈啊!

正月初一就开始拜年了:一般是初一先拜家里长辈和舅舅,初二拜岳父母,初三四朋友间可以随意走动,互相拜年。现在颂春唱门歌的人少了,上门贴财神的小孩也很少见。偶尔能见到一个颂春人立刻惊喜不已,争着给钱,好让他们在门前能多唱一会。这些民歌很接地气,调子古老,方言流畅,都是人们爱听的吉利话。成年人在外务工的时间多,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许多人家都借着过年的契机,给孩子做十岁、给成年子女办婚事、给老人做寿,好让亲朋好友尽可能都到场。再是各类同学会、老乡会接踵而至,大家也都借着过年的机会见见面。亲人团聚谈谈心,老友相逢叙叙旧,就连孩子们也能远离手机电脑,重温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拷呆子、打下流胚、跳房子”等游戏,在泥地里疯玩。我自己也暂时远离了平日的工作圈、生活圈,应酬少了,人会变得十分清醒,精神上也有极大的放松。所以,我每年春节都要回家,不到上班前一天晚上是不会回城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与亲戚朋友还没有聚尽兴,各地的招聘会也没来得及逛完,几天的年假就结束了。成年人为了前程纷纷背起行囊外出打工,我们也回到了工作岗位,孩子们陆续回到了学校,只有老人们还在独自守望着土地和老屋,期待下一年的相聚。

朱幸福

新闻推荐

98岁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从雷神山医院出院

98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1日从武汉雷神山医院康复出院,这是目前已知的全国最高龄危重症康复患者。98岁的胡婆婆家住武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年俗的传承与创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