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丽
在生活中,他们是亲密无间的伴侣、家人;疫情来袭时,他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战友。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在敬亭山街道有着这样一群人,舍小家、顾大家,驱赶疫魔、守护平安,谱写了一曲夫妻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浪漫颂"。
两个岗一条心
“倪医生每天都会上门给我们一家人量体温,像对待家人一样地对待我们,真的很感动!"湖北返乡人员口中的倪医生,是敬亭村村医倪进成。自21岁起,倪进成在村医岗位上坚守了26年。
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只是带着一层薄薄的口罩,倪进成就这样一天天为当地湖北返乡人员检测核查。
当有人问他怕不怕时,倪进成说:“我不上门服务,谁上门去,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应尽的职责。"他用行动证明了一名医生的职责和诺言。
和倪进成一样坚守在岗的还有他的妻子——敬亭村村委会主任许厥文。自接到疫情防控的指令后,她上门摸排返乡人员,一家家敲门,一个个登记,时常工作到深夜,忙起来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
“不要再钓鱼了,钓鱼还不如去帮我站岗。"“贴在路口的‘十个一律’没看吗?再打麻将我们到派出所去谈谈!"连日来,只要见到出门没做好防护、没遵守疫情期间通告内容的村民,许厥文总要上前“说教"一番,并递上疫情期间“十个一律"手册。
为了提高群众防疫意识,许厥文在卡点站岗之余,还组建了一支巾帼志愿服务队,通过流动小喇叭、发放“一封信"等方式把疫情防控知识送到村民家中,引导群众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自从大年初一到现在,这对夫妻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白天忙着给村民宣传、登记、量体温,晚上回到家中还要聊一聊白天发生的事情,说一说遇到的困难,相互打气,彼此给予对方信心和勇气。
最美“情侣装"
“飞飞,快点!要出门了。"这天是尚非非和江飞飞夫妻一起值班的日子,早上七点,两人和往常一样穿上红马甲“情侣装",戴好口罩就出门了。
“师傅,特殊时期进入村里麻烦登记一下您的个人信息,扫一下这个二维码。"
“来,师傅这个疫情防护知识的宣传单您也拿上,好好保护自己。"尚非非详细询问来往人员的去向,江飞飞登记信息,待村民离开后,夫妻二人相视一笑,等待着下一位经过的群众。
“父母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把孩子交给他们,我们夫妻二人才能安心投入到防控一线。"尚非非说。为了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小夫妻把年幼的孩子留给父母照看,每天准时到村委会报到。
除了是坚守抗疫的“红马甲"之外,江飞飞还是一名扶贫干部。“贫困户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说许多大道理他们也听不懂,我就编了一个简短的警示语。"江飞飞边说边打开手边的喇叭。
“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要走亲访友,不要聚众扎堆,出门戴口罩。"喇叭里传出的警示语虽言简意赅,却饱含心意。
尚非非坚守的是渣溪村卡口,负责对进出人员开展信息登记、防控知识宣传、车辆消毒等。为了缓解排班压力,他常常在卡点值完上半夜后,继续值守几小时,解决下半夜人员缺乏的问题。
“飞飞是党员,我也不能落后,得跟上她的脚步。"尚非非打趣地说。一天中除了吃饭,他们见面的时间也很少,偶尔会在电话里面问候一声,互相给彼此加油打气。
脱贫夫妻不忘恩
贫困户夫妻黄志发和董莲子是敬亭村卡口处一对特殊的组合,脱贫后为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帮扶,他们自愿做起了村里的志愿者,在卡点站岗,协助村干部排查过往的人员和车辆。黄志发说:“党和政府帮我家脱了贫,我们夫妻俩在村里需要的时候,也得出份力!"
据了解,董莲子患有长期慢性病,双胞胎女儿还在中学就读,政府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扶贫举措,帮他家实现了脱贫。此后,黄志发总想着如何回报。
“我们贫困户,啥也不会,但是值班我能行,进出问清楚、本子记清楚、体温量清楚,我这两天观察你们的工作流程都记在心里了,我觉得这个事情我们夫妻两能干好。"这一天早上,黄志发带着妻子,主动加入到敬亭村群防群控志愿者行动中,坚持要为防疫出自己的一份力。
从那以后,夫妻俩每天不论什么天气,都自愿到卡点站岗执勤几个小时,守住卡口,不让外人进入,即使是熟人也不行。无私的“铁面"下,是“夫唱妇随"的温情,守住了卡口,就守住了全村百姓的安全。
这些夫妻档做的都是小事,尽的却是一份责任,温暖了大家的心。他们坚持在一线守卡口,成为敬亭村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员、监督员、守门员,为村防疫安全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华沙2月28日电一场名为“声援武汉”的慈善音乐会27日在位于华沙的波兰国家爱乐音乐厅举办,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