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大爷,您最近气色越来越好了”“卢奶奶,今儿天凉,要多穿件衣服”……3月7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总医院医养服务中心,护工周玉美一边给91岁的老阿婆翻身,一边和老人们唠家常。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养中心实行封闭式管理,这样一来,医养中心里50多名老人的生活起居就全靠周玉美和15名护士、护工的照料。
章大爷住进医养中心已经1年多,他的儿孙都在外地,老伴去世了,吃喝拉撒都依靠周玉美。周玉美还建了一个微信群,让他和孙子能够通过手机视频相见。
“一开始,值班的护工人手也不够。”周玉美说,“两周前,看到工会发出复工倡议,‘妈妈职工’陆续都回来了。”
2019年,在大田县总帮助下,这个100%由30岁以上“妈妈职工”组成的医养中心建起工会。“逢年过节有慰问品和过节费,还有生日券,每年还有免费体检。”周玉美笑着说。
大田县50岁以下已婚育龄妇女共有8.6万人,这些“妈妈职工”是当地针织、梭织等服装加工企业和医养服务行业的主力军。疫情好转后,大田县总发出倡议,号召“妈妈职工”返厂复工,也呼吁女职工密集的用人单位做好防疫保护,实施弹性工作制度,对连续工作的女职工实行强制轮班休息。倡议发出后,当地“妈妈职工”的复工潮加速到来。
在南湖针织时装公司车间里,“妈妈劳模”杨春艳和29名“妈妈职工”分成3班组成“妈妈班组”操控着12台机组,24小时不停生产。公司工会主席陈华怿说,公司里的“女工憩园”“妈妈小屋”“育婴室”成了疫情之下,服务复工“妈妈职工”的招牌,企业复工率已达到100%。
“明天将举办女职工权益保护知识线上答题送话费活动,我们还开设心理辅导、女子美容等‘妈妈课堂’。”县总工会有关负责人对杨春艳所在的班组说,“妈妈职工,欢迎你们回厂!”
新闻推荐
“我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小听着父亲讲军营里、战场上的故事长大。如今我接过父亲手中的火炬,成为一名白衣战士,更要承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