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为医院送快递。(京东供图)半岛记者景毅
疫情防控形势继续积极向好,回望过去的近两个月时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多个行业尤其是零售行业带来巨大考验。面对从生产端到物流端再到销售端的一系列阻滞,京东凭借“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一系列核心能力,从保障商品正常供应、稳定物价到高效的物流配送,再到重点防疫物资的输送,在保障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受到广泛赞誉。
随着我国新基建的快速推进,中国在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的建设步伐将随之加速,进而深刻影响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而京东早已深度布局,过去三年来,京东基于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础上构筑的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正在成为像水电气一样的新一代基础设施。这场疫情也成了京东“新基建”的一场练兵。面向后疫情时期,在密集进入国家产业战略布局之中的新基建领域,京东再次领跑。
智能化抗疫先锋
2月6日,在武汉青山区吉林街上,一辆京东物流的配送机器人灵巧地躲避着车辆和行人,沿着街道一路驶向武汉第九医院。武汉第九医院是武汉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距离医院最近的京东物流武汉仁和配送站只有600米远,这个站点几乎支撑起了第九医院医疗物资的配送工作。
在武汉之外,长沙、贵阳、呼和浩特的智能配送站,也在持续通过配送机器人为周边社区服务。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物流配送提出无接触操作的要求,京东充分发挥了智能技术与多元生态的优势,通过社区配送Mini站等多元无接触快递服务,全面满足了消费者在特殊时期全场景、多样化的需求。
就在疫情暴发之前,2019年第四季度,京东位于武汉附近的“亚洲一号”超大型分拣中心开始投入使用,这个分拣中心每天能够处理100万单的订单,可以满足整个华中地区的需求。而类似的“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截至2019年底京东集团已经拥有25座,遍布在全国17个城市,形成了亚洲最大规模的智能仓库群。
高效物流供应背后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京东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水库,面对疫情下短时间需求洪峰,仍然能够稳定地保障着家家户户的安定生活,其背后不仅是京东强大的零售基础设施布局,还有京东数字化供应链的深厚“内功”。
在疫情防控期间,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各种医疗和防护用品供应紧张,京东的智能供应链优势再一次发挥作用,从货源、仓储配送、平台管控等方面全力保障各种医疗防护用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
早在春节前,京东就安排专人紧密跟进多个供应商提高产能、补充供应,京东自营合作的3M和霍尼韦尔等口罩厂商,货品可以从工厂生产线直接进入京东仓,并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用户手中。在春节假期期间,为了确保节假日的市场供应不受到疫情影响,京东又加紧了与供应商的联系,及时补充库存。
“京东在自营物流模式下着力打造的‘数字化供应链’,正在体现新技术引领、大平台架构、力求以数字化与智能化形成高速应变能力和大网络特点,在此次疫情中表现出十分值得肯定的较高效率。”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
“技术惠捷”未来
以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为代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不仅成为京东抗疫作战的核心能力,也帮助大量企业跨越疫情阻隔,实现“逆生长”。
例如,京东向农户开放和倾斜供应链、物流、运营、推广等资源,帮助他们解决生鲜农产品滞销的问题,然后借助线上线下全渠道,把这些生鲜产品快速送达到更多用户手中;京东还推动餐饮品牌开拓半成品速食生产,并利用京东全渠道为其拓展新销路。“与去年3月小南国刚上线时比较,目前整体销售额增长了100倍以上。”上海小南国尊食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翔称。
对于众多零售企业来说,在经历了这一场考验之后,也已经意识到供应链能力才是未来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5G网络、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的“新基建”必然加快整个零售业在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等核心能力上的建设。
基于在疫情中的战斗磨砺和经验,京东提出了“技术惠捷”的概念:京东将以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驱动、以供应链和物流为依托,打造高效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推进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科技升级发展加速,大幅提升技术和服务能力,从而使每个个体和组织都能够更高效、更便捷、更平等地获取商品和服务;使更多行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使社会创新力和生产力大幅提升,最终让消费者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水平上享受到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张涵博“作为高校教师,面对疫情,应当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履职担当,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疫情期间,省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