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纽约,行人张望一家暂停营业的百老汇剧院。几天来,纽约公共图书馆、大都会博物馆、苹果零售店、百老汇演出等大型公共场所和活动相继关闭或取消。据新华社
向来戴有色眼镜看中国的《纽约时报》,13日突然刊文夸赞中国的疫情应对,标题简单明了:“中国为西方争取了时间,西方却把它浪费了。”就是这份报纸,前些天发推文点评中国封城“给人民生活和自由带来巨大损失”,意大利封城则是“为遏制新冠肺炎冒着经济风险。”
西方主流媒体对华态度180度急转弯的不止《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2月刊文称“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3月10日却承认,中国在其他国家留下败笔的领域取得成功,中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还有德国之声。这家媒体曾污蔑中国在抗疫大考中“不及格”,3月5日却发表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泽林的长篇文章,直接呼吁“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
西方主流媒体画风突变,令人稍感错愕,有中国网友评论说“真是活久见!”然而,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并不奇怪。
首先,中国的抗疫政策确实可圈可点。中国抗疫经历过非常困难的时期,但疫情蔓延势头迅速得到控制。12日,中国本土新增病例降至个位数;13日,新增境外输入病例首次超过本土病例。
中国政府雷厉风行推行隔离措施;中国人民、尤其是湖北人民作出巨大牺牲;中国医护人员勇敢逆行;中国企业积极贡献力量……中国展现出了显著的制度优势,为世界疫情防控树立了标杆。任何愿意直面事实的人,对此都无法忽视。
其次,欧美疫情告急,促使西方媒体开始正视中国经验。疫情暴发之初,一些西方媒体隔岸观火,以一贯的傲慢姿态对中国指指点点。随着时间推移,西方逐渐感受到疫情带来的切肤之痛。欧洲逐渐成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震中”,美国总统不得不接受病毒检测,西方世界开始出现恐慌情绪。面对前所未有的威胁,西方主流媒体开始认真看待中国,希望能有所借鉴。
第三,部分西方媒体夸赞中国,也可能希望借此敲打欧美政府。长期以来,有些西方媒体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一朝一夕就转变对华态度是不太可能的。近段时间,欧美政府抗疫不力的问题相继暴露,媒体纷纷升级批评调门。不排除一些西方媒体希望借夸赞中国,给相关国家政府施加更大压力。
西方媒体集体点赞中国,是好事。但我们绝不能飘飘然,最重要的还是保持清醒头脑,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壮大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治理能力。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无论前进的道路上碰到什么样的风险挑战,都绝不可能击垮我们。据《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阻击战、总体战根据中宣部的统一部署按照中央指导组的统一安排400多名来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