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不要欺负老实人”
■“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病毒也给你闷死啦。 ”
■“企业老板不用给我们捐东西,让员工在家里办公,隔离观察,还给人家发工资,这就是对国家作贡献了。 ”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为不断冲上微博热搜的战 “疫”金句,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成了“超级网红”,许多人喜欢上了这个说话幽默又实在的“硬核”医生。
但是,张文宏显然不愿意站在聚光灯下,他更希望人们关注疫情防控知识,关注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
工作不停金句不断
他“硬核”抗疫
1月29日,自己一直坚持进隔离病房的张文宏做了一个决定——让从去年年底起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全部换岗。他的一席话,被全国媒体聚焦:“我们派驻党员医生上抗疫前线支援,不打招呼,直接报名,没有商量。 ”张文宏说,“我们医生年中无休,不过大家都习惯了,疫情来了这是职责所在。 ”
关于他个人,张文宏不愿多说。有媒体询问,他迅速转移话题:“聊我就不用了,我只是农村孩子,毕业留在上海,就这样。 ”张文宏时刻关注着上海乃至全国的救治工作,还曾一度向医院请战前往武汉增援。
对于一些治疗方法和研究热点,他的“辣评”也理性客观、有理有据:“新冠肺炎没有神药”“注射血浆患者立即康复,那是电影! ”“关于零号病人,我只认证据”……
3月15日,张文宏发文称,中国已经迈过至暗时刻,但是现在欧洲突然成为疫情的新中心,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同时,张文宏指出,在人类面临传染病的挑战前面,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全球团结起来,共同战役才是最好的选项。
当了医生当好医生
他底色不改
1993年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张文宏就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至今已经干了26年。
在学生眼中,张文宏待病人很好。很多患者从外地慕名而来、路途遥远,挂不到专家号,张文宏会给这些病人加号;重病患者需要住院,三甲医院却一床难求,张文宏常常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患者,连打好几个电话帮忙落实床位。
张文宏经常到病房特别是重症病房去看病人,“哪天他说去,再晚也一定会去,”一位张文宏的同事说,“而且不是走马观花,是预先做好‘功课’才去,实事求是、严谨负责。 ”
总有患者和家属以各种形式,或直接或隐秘地向张文宏送红包,可没有哪一位能成功。相反,他还曾给患病的孩子捐款,自己开车送提着大包小包的患者去赶火车。
“感染科的岗位的确很艰苦、很危险,但必须要有人去做。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一个病人,一个医院,还关系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 ”张文宏曾经这样说。
综合
新闻推荐
日前,王辰院士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目前对新冠病毒的传播与致病规律还远未深入掌握。开展核酸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