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社论】“口罩文明”进阶 是精准防疫的自信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3-18 18:55   https://www.yybnet.net/

不是所有场合都需要戴口罩!我们终于等来了这句话。

3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其中明确:“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建议不戴口罩。”在印发这份指引的通知当中,还明确提出“做好防护前提下,合理地减少过度防护”。

这是一份技术指引,也是中国在与新冠肺炎激烈搏杀两个月之后,做出的精准公共防疫决策。对新冠肺炎的传染路径、防疫手段,中国人多了一份曙光在望时的笃定和自信,才有了这份“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建议不戴口罩”的科学指引,才有这份精准实施防疫措施的自信。

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提示“一定要戴口罩,提倡口罩文明”,到这次“做好防护前提下,合理地减少过度防护”,短短60多天的时间里,口罩文明的内涵发生了一轮“否定之否定”。从一开始心存抗拒、不愿意佩戴,到恐慌性地四处搜罗,再到口罩销售下发到社区登记,再到它成为单位复工的标准劳防用品。在疫情最紧迫的那段日子里面,N95口罩成为全社会的硬通货,多地政府要求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佩戴N95口罩,把这些宝贵“铠甲”留给冲杀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小小口罩的背后,是中国抗疫大战的波澜起伏,是我们的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也折射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律负责。

在那些灰色的日子里,口罩有一种“长在我们脸上”的感觉,很多人担心过:这口罩要戴多久?但是,正是之前无数人的付出和坚守,才等来了抗疫大战的曙光,等来这份久违的“自由”,让我们为之前自己的自觉、“屏牢”点一个赞。

当然,这份技术指引并不是一份“脱口罩令”,疫情还没有结束!不要错误地解读。《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同样明确: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等;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在中、低风险地区,建议应随身备用口罩。

甚至,这份《指引》也不是单方向的“放松”,也有收紧的地方,其中明确提出:入境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作为“重点人员”,“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外防输入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对入境人员还需要口罩防护升级,像之前个别入境人员居家隔离期间不戴口罩、外出跑步,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不负责的行为必须受到严肃的惩戒。

白衣战士们正收起战袍,陆续从湖北回家,一个晴川历历、芳草萋萋的春日武汉正在回归。樱花在开,杨柳已绿,口罩也到了不必处处都要戴的阶段,春天真的来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卫健委:中国内地首次无新增本土疑似病例 知识产权局驳回328件涉疫商标申请

国家卫健委:我国内地首次无新增本土疑似病例3月1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社论】“口罩文明”进阶 是精准防疫的自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