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星期前,一张医护人员跪着为病人引流的照片在网上热传,网友深受感动。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上,邀请到了这张照片的主人公——正在武汉前线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余跃天进行现场连线。
针对网上热传的那张照片,余跃天表示,当时自己跪着为病人做胸腔引流术,是为了确保用水平位置管的方式,有利于患者安全和置管操作顺利。“照片收获了很多点赞,但作为医生,我觉得自己没什么特别,因为每个医生都会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救治患者。”余跃天感慨道,自己到武汉支援以后最深的感受就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攻坚战中,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值得努力,都值得冒风险。
1月28日随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的他奋战在救援一线已有46天了,主要对口支援武汉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余跃天介绍道:“目前我们医疗队已经累计救治320例患者,占三院光谷院区救治总病人数的26.5%,其中181例已经治愈出院。”
在这几十天里,余跃天和他的同事们救治过不少特殊病例。让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位85岁高龄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按照以往的经验,高龄合并有众多基础疾病的患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对医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这名患者入院后肺部病变进展迅速,由高浓度吸氧后升级为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又因疾病打击导致了急性肾损伤,病情急速恶化,两天里血氧饱和度由正常的98%左右下降到最低时仅为60%,一度生命垂危。”然而,经过多学科的团队抢救,整整两周的努力,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成功治愈出院。出院当天,他用颤颤巍巍的手,亲笔写下感谢信,这也是上海第三批医疗队重症病区的第一封感谢信。“这是对上海援鄂医疗队医术的极大肯定,我们信心倍增!”余跃天说道。
新闻推荐
3月19日,在位于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的援襄医疗队纪念林,援襄医疗队代表和部分襄阳代表一起植树。当日,辽宁、宁夏、福建援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