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经历了全国上下一心,全力防疫抗疫之后,我们渐渐看到了全面战胜病毒的曙光,各行各业进入了复产复工的阶段。抗击疫情不仅要面对病毒与疾病,还要保持稳定与发展。在恢复工作和发展生产的同时,企业的管理者与员工还需要及时戴上“心理口罩”。
返岗复工后,企业员工一方面要应对防控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逐渐适应复工后带来的生活方式与工作节奏的转变。如何调整稳定自己的心态,从而帮助员工、客户走出心理阴霾,也是摆在每个企业主和管理人员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分析:
面对返岗复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可能有急于返岗、迫于返岗和惧怕返岗三类,虽然后两种返岗复工心态不同,但有一点心理活动相似,那就是担心、害怕甚至恐惧,包括担心环境是否安全、忧虑与人接触怕传染、忧虑自身防护措施不到位被感染、担心去公共场所、担忧工作压力大导致自身免疫力降低等。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教授陈建华强调:返岗复工心态调适包括接纳、攀比、科学、乐观、求助等方面,科学上要讲究科学应对,不害怕,但也不逞强。陈建华指出,大家都是血肉之驱,面对人类现在尚不完全认识、不能把握且带较强传染性的新冠病毒,要说不害怕是不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调适。所谓调适,就是针对个人可能会存在的不适与担心,有针对性地认识与调整。
接纳。一是接纳自己非常时期要返岗复工的现实,不论是急于还是迫于,都是必须返岗复工,别无选择,一旦这样想,心里就会踏实些;二是接纳自己恐惧害怕的心理,焦虑和恐惧是个体在面对压力时正常的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个体渡过危机。全国上下协力防控,说明这种新型病毒确实可怕,在这种大背景下,个人适度害怕焦虑可以理解,也很正常,而且适度的焦虑可以让自己对防止病毒感染保持必要的警惕。
攀比。攀比往往被人认为是贬义词,但有时确实需要和他人比一比,其实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务人员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没有休息,何来复工;很多社区工作者、公务人员等也早已复工,比比这些人,是否心理会更平衡些。
科学。疫情防控时期,出门在外,更要讲究科学应对,不害怕,但也不逞强。科学应对主要内容包括:
乐观。现在能够返岗复工的人员,都是这场疫情中的“胜出者”,要为能继续工作而感到幸运,只有恐惧心理才会对免疫系统产生消极影响,而乐观的心态对免疫系统有积极影响。
求助。在返岗复工过程中,如果面对心理困惑自己确实难以调适,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新闻推荐
随着上海“复工复业”的号角吹响,昔日社会繁华的景象正在渐渐复苏,但疫情之下,实体书店的压力却尤为巨大。读者是书店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