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插管小分队 抢占黄金30秒 武汉同济医院麻醉科插管小分队紧急抢救实录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0-03-21 01:53   https://www.yybnet.net/

武汉同济医院麻醉科插管小分队紧急抢救实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院区医生正在插管。

插管医生杨辉。

插管医生徐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廖秀 陈彦霏 谢凯 李佳雨发自武汉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这样一支特殊小分队,他们需要24小时在手术室外待命,职责是用插管输氧的方式,挽救缺氧的新冠肺炎病患。他们是麻醉科插管小分队,堪称医生群体中超近距离接触病毒的“敢死队”。

3月12日夜,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空旷而安静。这里,最后一批病人即将出院或转院。上到3楼,在暗黑的楼道里,朝着唯一亮灯的地方走去,那是麻醉科医生的值班室。在这场形势严峻的阻击战中,他们有怎样的故事与经历?

口述者:医生杨辉一旦患者停止呼吸插管时间只有30秒

我是1994年参加工作的,经历过“非典”,但这次不一样。

除夕晚上我值班,看到封城的消息,这是谁也没遇到过的事。“病人收治不了,床位紧张。”网上全是这样的消息,我也很心急。

春节前,我给第一例疑似患者插过管,后来疑似患者确诊是新冠肺炎。当时我只做了简单的防护,庆幸后来没有症状,也没有感染。

给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插管,最大的危险是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刚开始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除了没有喉镜,还有视线问题。我们穿了三级防护,呼吸的水蒸气会让防护镜、面罩起雾。好不容易等雾气凝结成水,滴下一滴,才可以看清楚一小块。如果用普通的喉镜插管,还要到处找视角,在病人的嘴边移动,才可以看清楚在哪里。

此外,还要克服体力问题。插管时会做面罩给氧这个动作,因为要手动机械给氧,得把面罩脱下来。体力好一点的人,好脱,但脊椎长得变异或者体型较胖的人,脱起来比较困难。而全防护型的面罩,对心脏的压力、全身供氧的压力都比较大,有时候这个动作做下来,可能会心跳加速,甚至心肌缺血。

初期的病人,都是氧耐受力特别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流量氧的状况下,只能花三四十秒时间插管,甚至二三十秒都有可能。一般来说,一个比较好的肺可以充氧五分钟以上,但对于那种肺氧储备量差的患者,有可能药一推,他马上停止呼吸。没有呼吸的话,给你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到三十秒,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瞄准,再把管子插进去。

刚开始我们是两人一班,后来因为插管任务特别重,一天要插11例,加上插管一套程序下来,大约要一小时,如果我们两个都去插管,中间会有一小时的真空期,万一还有患者送来的话,肯定人手不够。所以后来就增加到三人,一组24小时,三组倒班,大概上五六个班以后会轮换。

最开始重症病人特别多,不光是ICU,各个病房的危重病人都特别多。病人全部要插管,每个病房都会准备呼吸机,多的七八台,ICU基本上是三十台呼吸机,一比一配置。现在情况好多了,危重症病人比例下降了很多。

口述者:医生徐莉患者妻子扑通跪下不停念叨“求求你”

我是麻醉科医生,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插管“敢死队”成员。用儿子的话形容:“妈妈每天都在‘打怪兽’。”

急诊气管插管都是麻醉科医生去,我们在科室值班时,会应对一整天全院气管插管的急诊会诊,要求必须三五分钟到场。每到那时,我们就拎着气管插管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患者面前,建立气道。

每一次进行插管治疗,医生都要正面贴近病人口鼻。麻药起作用后,医生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将喉镜插入,这项操作在所有与病人的接触中,感染风险最高。有时候同事们会开玩笑,“你是要和病毒跳贴面舞吗?离得那么近。”

在高风险插管手术背后,我见得更多的,是病人和家属涌动的喜怒哀乐。

我一直记得一双紧紧拉住我的手。大年二十九,我在本部上班,准备做一例86岁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插管手术。走进隔离病房,给患者做全程麻醉。患者一看到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下慌了,饱经风霜的双手紧紧拉住我,一直不放。

我心想,老人年纪大了,应该是很害怕,她怕,就把我手拉着。我安慰她:“婆婆,你不要害怕我们穿着防护服的医生。”患者什么都没讲,情绪却慢慢稳定下来了。患者还患有肠梗阻,虽然那时她的呼吸情况是允许我拔管的,但万一要再次插管,会再次暴露给同事们,又会增加风险,所以我那个管一直没有拔。

我还记得寒冬里那一次下跪。

大年初三,我正在值班,突然接到呼吸科打来的电话,一位四十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需要紧急插管。

我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防护头套和三层手套,急匆匆赶往隔离病房。在门口,患者妻子满脸焦虑,看到我来了,马上问:“如果不插管,我老公的肺可以维持吗?”

我简单向患者妻子介绍了插管的必要性,她犹豫了几秒问,手术有没有风险?我明白,对这种肺不好的病人而言,插管是有风险的。呼吸衰竭的病人,含氧饱和度低,如果插管成功,再进行呼吸治疗,氧包可以维持一段时间,让身体的缺氧程度改善。如果插不进去,会引起全身缺氧或者心跳骤停,这是插管遇到最严重的并发症。

说实话,我们也蛮怕的,虽然遇到这种情况几率很低,但必须得跟患者家属交代清楚。没想到,患者妻子听到后吓坏了,双手合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我一下懵了,这是人生当中,第一次有人这样跪在我面前。

患者妻子不停地说:“求求你,医生求求你……”我知道,“求求你”的后面还包含着希望,她可能是想说,请一定要成功。

这台插管手术做得可以说是争分夺秒,如果插不进管的话,心脏有一个耐氧时限,有的患者肺部情况很好,耐氧时限比较长,可以达到三耐量。但这位患者耐氧时间短一点,留给我们的时间就更短,还好,最后插管成功了。

出病房的时候,患者妻子还在门外等着,她看着我,眼里满含感激。

从开始到现在,我们插管成功率都是100%,每一例都成功了。但要说会不会都是一次插进,我不敢保证,有的可能是两次,有的可能是三次。

新闻推荐

分餐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疫情期间,分餐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事实上,倡导分餐制早已有之,它曾于2003年“非典”期间被很多餐厅采用,但很快又销声匿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插管小分队 抢占黄金30秒 武汉同济医院麻醉科插管小分队紧急抢救实录)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