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慢船,去哪里》马叙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闲逛河山展叙述
马叙说:“现代人,到了放慢前行脚步的时候了,慢——,少点功利,回到诗意,回到安宁,回到洁净”。慢,是他在旅途中的状态,因为慢,他更好地感受了山河的意境与人文,也就有了这本《乘慢船,去哪里》。
这不是一本单调的游记,见闻而外,更融入了作者的生活阅历及所思所想。马叙由嘉善沉香荡归来后,幻想到沉香荡里有水妖,水妖是诗意的物象,马叙进而指出当代一些急功近利现象,是由于缺乏诗意而产生,其善良本性和忧患意识,在文字里不时显露,给读者带来了一些启迪。也许文字的力量微乎其微,碰撞出的思想的火花不能照亮整个世间,然却如湖面掀起细碎波浪的沉香荡一样,读者终究会感到附带着温暖的莫名欢喜。
书分三辑,最后一辑“湖山海四记”收录了以河、山、海为主要叙述对象的四篇文章,《雁山记:叫破江南一片秋》为其中一篇,“雁山”为“东南第一山”雁荡山,我对其并不陌生,小学在课本上学过宋人沈括所写的雁荡山文,后又陪同一位做药材生意的朋友去雁荡山考察过石斛。
看马叙的文,得知他对雁荡山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他在雁荡山附近长大,开门就能见山,也因此他在小时候很不在乎雁荡山,再后来,雁荡山来游客了,他仍是很不在意的和同学们游览了雁荡山,并应付了事地写了篇作文交给老师。成年后,他有缘来到雁荡山工作后,才仔细游览了雁荡山,慢慢地,他对雁荡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而自始至终,雁荡山一直对他敞开着宽广的怀抱。长期的接触中,雁荡山给马叙留下了“空茫、清冷、孤高、悠远”的象征,这八个字是文艺作品中能够存在的元素,毫无疑问,雁荡山是马叙创作当中不可缺失的精神家园,它默默地给马叙的心灵世界注入强大力量。
马叙笔墨触及之处,并非都是名山大川,书中一大半的文字是描写小地方、小去处的。在阅读《坡阳古街:当一个旅人驻足,手捧一握重复的流沙》这篇文字时,我特意上网搜索了坡阳古街,得知其是浙江金东岭下镇的一条全长400多米的老街,马叙在文中未提古街历史背景,对当今街上如织的游人也是一笔带过,他的着墨点在于临街房子里听婺剧《小和尚下山》的四位当地老年妇女,看着这四位忠实听众,马叙想到了她们的曾经的生活,她们远去的青春,她们的情感起伏……饱食凡尘烟火、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是老街上最美的风景。
骑马闲逛山河,妙笔展开叙述。合上书的那一瞬间,我想马叙的名字可以这般来解读。在我眼里,他和那些慢悠悠地骑马或乘船的古人一样,徐徐地在山河图卷中寻找亮点,让诸多美好不再与他、与我们擦肩而过。
文/李晋
新闻推荐
受疫情影响,学生们经历了“史上最长寒假”,虽然一些地区已经逐渐开学,但不少地方的学生仍在家中,以网络教育的形式实现“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