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涉嫌抄袭一事,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3月29日下午发布《说明》,公布调查结果。
上述《说明》称,经初步调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担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团队,虽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规定程序开展了现场踏勘,调查和收集了深圳湾的海洋环境、生态现状资料,进行了相关数值模拟计算,但在部分定性分析部分,因采用该所以前完成的报告作为模板,并提交了未完成的报告过程稿作为公示材料,导致存在较多“湛江”字眼等,部分分析内容中还有湛江港及相关规划等内容。
该所对该项目环评工程师在编制报告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错误致以诚挚歉意。“我们将对该项目执行情况作进一步深入调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称,衷心感谢各界的关心和监督。我们将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切实加强整改,坚决杜绝类似情况。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发布的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书被指涉嫌抄袭。正在网上公示的环评显示,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多处出现湛江字眼,涉嫌抄袭湛江航道疏浚项目环评,例如,环评中写道“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现”,“项目建设可实现“以湛江港为龙头,充分发挥其作为西南沿海地区主枢纽港的辐射功能,在湛江湾、雷州等地布局建设若干港口物流基地”的目标”。在项目生态评价上竟然出现了“项目不会对湛江湾现有红树林造成明显不利影响”等字眼。
3月27日晚,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微就环评报告书涉嫌抄袭一事回应称,将终止目前正在开展的该项目环评公示,立即责成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新组织开展环评,对项目实施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红树林、鸟类、水质等,重新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评估。
3月28日,中科院南海所在其官网对环评涉嫌造假一事发布声明称,3月27日获知此事后,研究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对相关情况开展调查。经查,该事件中涉及项目,确系由中科院南海所注册环评工程师承担。将按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后续将及时对外发布。(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客户端3月29日消息,3月26日,为尽快全面复诊,河南郏县人民医院在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核酸筛查(非定点核酸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