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从打工妹到村支书,程玉珍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脱贫攻坚上 幸福生活的引路人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0-03-30 05:42   https://www.yybnet.net/

阅读提示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程玉珍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挖山修路、填沟建房、开荒造地、兴业富民,把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一村人就是一家人。村里人的事,就是我家的事。一家人中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让他们有幸福的生活。”这是山西长治市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党支部书记程玉珍2011年当选村委会主任时的诺言。

彼时,全村村民人均收入长期徘徊在1000元左右,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9户、249人,贫困率达36%。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程玉珍不忘初心、践行诺言,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脱贫攻坚上,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挖山修路、填沟建房、开荒造地、兴业富民,把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和谐稳定的新农村。

“二次创业”担起攻坚重任

对于程玉珍来说,返回农村当一名村官属“二次创业”。此前,她和丈夫在商场打拼多年,经营着饭店、旅行社、美容院、建筑公司,事业有成。

2011年,村“两委”换届,乡村两级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看中了敢于担当的程玉珍,多次上门劝她回村参选,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几经斟酌,程玉珍毅然搁下手头的生意,回到刘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刘寨村是坐落在太行山上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全村260余户、700余口人,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249人,贫困发生率达36%。“因为交通闭塞,村里好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

面对这样一个危房户多,老年户多,生病户多,缺资金缺技术的三多两缺村,如何才能实现“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的目标,程玉珍挨家挨户走访村民,诚心实意拜访能人,为刘寨村把脉找穷根。

一番调研下,程玉珍觉得只有让人心齐了,让村民信服了跟着干,才能脱贫致富。

“新官上任三把火”。程玉珍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改居。刘寨村有4个自然村,村民居住分散,住的大多是土窑洞。程玉珍召集村“两委”干部一起商议,采取拆旧建新、以新补旧的办法,规划建设移民安置小区,填平了两条沟,拆除了40多户危旧房,统一规划建设40余套二层楼。

年底一期工程完工,24户60多人搬出了阴暗潮湿的土窑洞,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这期间还改造了办公场所,建成了20多间的养老院。重阳节那天,程玉珍带老人们去县城洗了澡,理了发,穿上新衣服,住进了新房子。

“第二把火”是改路。原来的出村路坡陡弯多路窄,路面坑洼不平,出行非常不便,村民最大的心愿就是修一条像样的路。刘寨村于2013年开工,2014年就建成了宽6米、长2.5公里的等级公路。

几年来,刘寨村累计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建起了养老院,改造了办公楼,硬化了街巷道路,安装了路灯,建成了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一项项工程,一件件实事,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的村民,跟着干、抢着干。

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掉一人

“自己再苦再难,也要让乡亲们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这是程玉珍上任前作出的承诺,也是她返乡创业的初衷。程玉珍发挥自己头脑活、信息多、门路广的优势,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闯出了一条脱贫增收新路子。

经过多方走访、考察,程玉珍发现建设蔬菜大棚见效快、收益大、带富能力强,于是筹资80万元修建起10个大棚,计划承包给贫困户经营。但从没经营过大棚的乡亲们却发了怵,“万一赔了怎么办?”

“必须培养一批敢于创业的带头人。”程玉珍找到了村里的旱地蔬菜种植户张雷平,达成了无风险承包协议,挣了钱算张雷平的,上交村委承包费,赔了钱算程玉珍的,由她支付承包费。

程玉珍积极帮助张雷平联系技术人员,联系销售渠道,秋后一算账,张雷平一家净收入30多万元。张雷平的成功试点,让村民看到了希望,纷纷上门找程玉珍提出承包大棚的想法。程玉珍趁热打铁,采取“合作社+能人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56户,成立新天地、新世纪两个种养专业合作社。

目前,刘寨村已建成大棚108座,其中98个棚种蔬菜,10个棚种花卉,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销售市场。贫困户通过承包经营、流转土地、大棚务工,增加了收入,加快了脱贫步伐。

在大力发展大棚的同时,程玉珍又积极争取项目,引进资金,上马建设了100千伏光伏发电站、规模化养羊场、石磨豆腐厂、手工酿醋厂、小杂粮加工厂等特色产业,确保了村民户户有增收门路、人人有收入。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多,村民有事干、有钱挣,还能享受集体收益分红,实现了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掉一人。

让老百姓的口袋更厚实一点

脱贫之后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刘寨村走得更远,让老百姓的口袋更厚实一点,沉甸甸的问题压在程玉珍心头。

2017年,程玉珍投资90万元发展小杂粮加工厂、醋厂、豆腐坊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并扶持山羊土鸡养殖等形成多元化产业链条。还依托全域旅游平台,以一个溶洞和两眼山泉为基础,开工建设投资450万元的民俗一条街、村中古庙和10座观光大棚,完善以观光大棚采摘为抓手,环保、绿色、休闲为核心的乡村游设施,让村民唱旅游戏、走旅游路、发旅游财。在基础改善上,劈开一座山建成一条直通县城5公里的等级公路,彻底解决了刘寨村及周边村的交通运输瓶颈。

2019年,刘寨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400元,程玉珍交出了让组织放心、让村民满意、让社会认可的优异成绩单。先后被授予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2018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和2019年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等称号。

“一村人就是一家人,不能让一个人因贫因病因灾而受罪吃苦。”近10年来,程玉珍默默地兑现着当初的誓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张菁制图)

新闻推荐

全球抢购中国呼吸机 订单排到六七月 元器件、物流制约产能

现在我每天都接到很多购买呼吸机的电话,公司成立至今17年,这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在南京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上班的张雪告...

相关推荐:
复产达效酒香飘2020-03-30 05:33
猜你喜欢:
评论:(从打工妹到村支书,程玉珍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脱贫攻坚上 幸福生活的引路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