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喜林 通讯员乔宣)日前,在我国“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钢梁施工组织设计评审会上,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秉承“工厂化、智能化、精细化”工程建设理念,率先实施的“四线一系统”智能制造生产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深中通道钢梁制造正式迈入“智能制造”新时代。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我国投资建设的又一座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集群工程,中铁宝桥承担的钢结构工程全长3753米,包括伶仃洋大桥和4联非通航孔桥,钢结构总工程量达到9.11万吨,相当于13座法国埃菲尔铁塔,是公司54年建桥史上最大的一笔钢桥梁制造合同。
深中通道项目规模宏大,建设条件复杂,技术标准高,国际影响大。对此,深中通道项目管理中心向参建单位提出了“建世界一流可持续跨海通道,创珠江口百年门户工程”的建设要求。为此,在中铁工业的主导和支持下,中铁宝桥以全面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为根本,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方向,提出了钢桥梁“智能制造”生产方案并率先投建了生产示范线。
据中铁宝桥深中通道项目技术攻关团队成员介绍,由公司投建的“四线一系统”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包括建设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产线,将实现自动接收产品加工信息和自动进行离线切割;板单元智能组焊生产线,将实现板单元自动化流水线焊接制造,促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节段智能总拼生产线,以确保钢箱梁拼装线形及接口精度;钢箱梁智能涂装生产线,将实现钢桥梁智能化喷砂、喷漆。同时,还投建了智能制造信息化系统,将实现生产设备、生产执行、质量管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
“中铁宝桥‘四线一系统’建成并投入应用后,将使桥梁钢箱梁生产彻底告别人工下料、焊接、拼装、涂装,实现‘智能制造’和柔性生产,不仅可以满足深中通道项目的生产需要,而且完全兼容今后其它桥梁钢箱梁的生产制造,还同时开启了我国钢桥梁‘智能制造’的先河,对于打造‘中国桥梁’国家名片具有重大的意义”,出席深中通道钢梁施工组织设计评审会的有关专家一致表示。
新闻推荐
初春的日子,晴空的气息在淡淡的清新中依然间或着贪玩式的霾雾。庚子的春日,又给这难以名状的天气添加了忧愁。此情萦绕,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