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春来年画村

来源:德阳晚报 2020-04-08 23:46   https://www.yybnet.net/

□冯再光

春阳柔婉,俚语从农院飘入耳际,让人感觉这小村正如久违的老家。在乡间步行,眼里全是画,墙画、画坊,田野、小溪……年画村,年画之根。它以独特的川西乡村风貌,以河渠水脉及原野情愫,向游客解读着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绵竹的文气,百姓的性情,也张扬地从坊间及墙上大幅年画流溢出来……

民间艺术有一个特质:它可以借鉴却不可复制;它可出新却不可弃陈。它一旦出现在一个地方并被当地民众认同后,便会牢牢扎根于这片土地,最终被当地黎民百姓视若瑰宝,成为千年不变、万代传承的精神遗产。

绵竹木版年画就是这样的民间瑰宝。它历史悠久,却不见史载起源于何朝何代。这让史学家们穷根究底、乐此不疲。它的诞生也许在隋唐,也许在宋朝,也许在“填四川”由外地传入……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会揭开它的历史面纱。此画种五色缤纷,却不拘泥于通常的色彩配搭,常以强烈的色泽对比度求得和谐,让欣赏者倍感惊讶。既是木版年画,简单以版拓片,即可成画,这让人视之便叹玄妙。绵竹木版年画形象夸张,却不失真实与动感,虽然画中人物神圣,但人们总是越看越觉得吉祥和慈祥。它出自民间,却让学院派画家千般琢磨、贤达雅士争相收藏……这本身就是传奇。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艺术。绵竹木版年画的大红大绿,这与本地人喜欢鲜艳明亮的习俗有关。年画的光彩夺目,彰显着民间艺人的智慧,他们深深地依恋着给予自己灵气的乡土,桑梓也眷顾着民间艺人。平民喜爱年画,是因为它的题材均来自民间传说或者被民间神化了的历史人物。它不仅是避邪镇宅、喜庆吉祥的画种,更是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一代又一代,这样的“新桃换旧符”年复一年,老百姓新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在新春里生成。绵竹木版年画流芳不凋,正因为它根植于民间。

远在明清时期,这画,就是每家每户院门上吉祥的符号。乡人用情感绘制年画,同时,也描绘了美丽的田园生活。这画,在绵竹成为一种家庭必备品后,又通过本地贤达与外地商人传到外地,形成了一种庞大的民间艺术市场。历史,清晰地记录了清代绵竹年画成果与画市的繁盛。年画村的射水河石桥滩,仍可寻觅古时的痕迹:渡口、客船、画坊、商铺……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仿佛随风在耳边响起。村里人从以画养家,到以画交友,到后来以画为荣,这个进程产生了很多和谐与包容的故事。年画也因此不再是简单的民间艺术,它已成为绵竹与外地频繁联系的一种纽带。在清代它便与当年的名酒绵竹大曲结缘,将酒画演绎成一种特有的地方文化,画里有酒,酒中有画,让青翠欲滴的绵竹,又平添了许多亮色。绵竹,这座在明末清初融入了多个省份移民的古邑,很快演变成蜀中闻名的“小成都”。

绵竹木版年画的起源,以及它的神秘,它的传奇故事,仍被当地人讲得津津有味,游客也常在听闻中泛起一阵阵惊叹。关于清代的年画行会“伏羲会”以及不允许以次充好的规矩,关于国宝《迎春图》的诞生背景以及其中尚未发现的另一部分图画,都让人牵动心弦。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居于这个具有特色的小村,沏一杯香茗,捧一本书,又啜饮民间文化的原汁,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心里自语:享受!

新闻推荐

《战“疫”2020》邀请援鄂医护人员演自己

4月5日,由广东艺术家和广东援鄂医疗队员共同创排的话剧《战“疫”2020》在微博、优酷等十多家多媒体平台云发布精彩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春来年画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