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家乡的春天□韦玉坚

来源:右江日报 2020-04-10 09:45   https://www.yybnet.net/

春分刚过,乍暖还寒,广袤的凤凰谷便家家打田,户户栽苗,田连阡陌的村村寨寨人影绰约,田歌悠扬。

家乡那利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世纪老人端坐在凤凰谷口,左手雷公山,右手摩天岭,背靠大枫坳,脚踩水牛背,安详地打量着凤凰谷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勤劳善良的乡亲们怀揣梦想,在这里胼手胝足,生生不息,用生命和爱浇灌着一茬茬姹紫嫣红的春天。

根据族谱和碑石铭文记载,祖上原籍江西湖广,北宋时先祖公韦忠良携两个弟弟迁徙入桂,后裔散落于桂西山区,繁衍生息。也许是由于后来乍到,好的山林土地已被他人捷足先登,家乡耕地面积少,而且零星分布于深山峡谷,缺水少肥,难以耕种。相传先祖婆杨氏过门后苦于无地耕种,曾向娘家借来一块地种植棉花。一日中午,烈日炎炎,炙热难耐。薅地的先祖婆放下锄头,倚靠在地头一棵大树下打盹,恍惚间看见头顶上撑开着无数五颜六色的花伞,大地一片阴凉。先祖婆惊讶万分,蓦然醒来,头顶上伞花依然,良久不弭。先祖公视为神旨,先祖婆百年之后即秘葬于斯。此后数百年,家乡人丁兴旺,良田千顷,文修武备,世代书香。于是便有了“祖婆荣荫,家道中兴”的典故。

先祖婆是否真的“荣荫”不得而知,但家乡人面对逆境,奋起抗争,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造环境,改变命运,实现“中兴”却是不争的事实。为了生存,历代先贤纷纷走出大山,天恒公、成亨公、朝明公……他们不顾长路漫漫,舟车劳顿,远赴云贵川求学经商,拜师学艺。有的半途铩羽,客死异乡;有的学成归来,造福桑梓。先贤们用在外面赚到的钱、学到的知识在家乡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兴办学校,设馆授徒。一时间,家乡“家家设馆,户户授徒”,私塾武馆遍布乡邻,文武秀才层出不穷,“乡道皆学子,寒门尽书声”是当时家乡教育事业兴盛的真实写照;家乡人田产丰厚,富甲一方,成就了“丝绸结缆,早晚三铳”(即用丝绸做成缆绳,早晚各鸣放三声鸟铳)的盛景。

时过境迁,海桑陵谷。如今的那利已不再是往日的喧嚣与浮华,一切归于山村的祥和与恬淡。但乡亲们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不囿于困境的性格早已深入骨髓,历久弥坚。村民韦德见,常年在外务工,2019年毅然带领全家人返乡创业,种植韩国指天椒。除自家承包地外,还流转亲戚土地大面积发展辣椒种植,攫取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桶金”,成了家乡土地流转第一人。村民韦德才原来在广东打工挣钱,去年返乡试种植百香果,不足一亩地就收入1万多元。2019年,那利屯种植韩国指天椒80余亩,仅此一项椒农人均增收在4000元以上。

今年,初尝甜头的乡亲们放开手脚,在稳定发展韩国指天椒的同时,又新增发展黄金百香果30余亩。村民韦德庄,思想比较保守,往年种植的都是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别人发展新产品、新产业他都无动于衷。用他的话说,传统作物就像是老熟人,“知人知面也知心”,好伺候,不容易出差错。见到其他乡亲发展新产业赚了钱,他心里直痒痒,今年将大部分责任田用来种植百香果。村民韦义山,去年种植韩国指天椒“小赚了一笔”,今年又种植百香果5亩多。发展新兴产业成本大,科技含量高,特别是百香果种植,每亩投入至少在3000元以上,这对于刚刚实现脱贫的乡亲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韦义山说,今年种了辣椒和百香果,不仅花光了去年种辣椒得来的钱,连平日里积攒的几千元养老钱都花出去了,大有一番“赌一把”的味道。

面对乡亲们发展新产业的势头,我既喜又忧。那利长期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观念束缚,人们“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换油盐”,农业结构年年都翻水稻、玉米、红薯的“老皇历”,产量不大却“小而全”,“人挑挑不动,马驮驮不完,车拉拉不够”,亩产值不超过2000元,形不成规模效益。发展韩国指天椒、黄金百香果等新兴产业,不仅意味着乡亲们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终于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且发展产业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村美、农民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目标指日可待。忧的是,乡亲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一旦技术指导跟不上,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就会导致减产减收,甚至“全军覆没”;资金投入大,乡亲们刚刚实现脱贫,经济收入普遍不高,银行贷款又难以拿到,投入不足成了阻碍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再就是销路问题,虽然家乡农产品一直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生产,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无公害,无污染,但由于缺乏营销网络和营销人才,从田头到市场没有任何连通渠道,一旦大批农产品同时采摘,却无法上市,乡亲们的这场“豪赌”就会输得很惨。

但无论如何,乡亲们的传统观念已悄然改变,一股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风气已在家乡悄悄蔓延……

正是春天,徜徉在故乡桃红蕉绿的田间地头,满载着肥料、地膜、果苗的三轮车或农用车不时从身边的生产道路疾驶而过;沟垄整齐的农田里,百香果苗藤蔓舒展,指天椒苗青翠欲滴,小黄姜苗茁壮成长,透过乡亲们大汗淋漓的面孔,我仿佛看见了沉甸甸的果实和乡村美好的未来,那利的“中兴”不会遥远!

新闻推荐

商务部:企业复工营业提速扩面 市场消费触底回升稳步向好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日介绍,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工营业提速扩面,市场消费触底回...

相关推荐:
父亲的“防疫柳”2020-04-10 09:38
猜你喜欢:
打了不白打2020-04-09 23:43
评论:(家乡的春天□韦玉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