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进入21世纪,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共同背景,中日两国在养老服务方面交流互动频繁,许多中国学生、学者、养老从业者东渡日本,留学、访学、考察,以期找到突破中国式养老发展瓶颈的“灵丹妙药”。同时,越来越多的日本从事介护和养老专业的专家学者西行中国,讲学、办展、培训,甚至投资开办养老机构,以期让“日本养老模式”在中国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我国养老服务业应该向日本学什么,应该避免走哪些弯路?这是近年来一直萦绕在我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心头的问题。日前,记者就此通过社交通讯方式采访了日本介护专家赵月红博士。
真正的养老服务应多关注“人”
虽然在日本工作生活近30年,但赵月红一直心系祖国,对国内的养老事业密切关注,与中国同行经常互动交流。她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1992年留学日本,在日本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数十年,现任日本保健医疗大学老年护理学教员,日中介护学会常务副会长。
“养老服务业是今后20年内中国健康事业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正确面对。”赵月红认为,一定要结合中国自己的国情,开创一个适合中国大多数老年人都能过上的“安心、安逸、安全、安宁、安居”生活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有养老服务行业一定要首先实现并且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因为这是养老服务的命脉。
这些年,中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赵月红经常受邀到国内讲学培训,对养老问题和症结看得比较透彻。 “现在,国内的老年服务机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硬件配置有些闭门造车,好比高级宾馆度假村,因为这些养老机构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群,甚至不应该称之为养老机构。 ”赵月红说。
她认为,真正的养老服务一定要多关注生命个体,人一但进入老年期之后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养老人应该做的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个适合老年人生活习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养老方式。“让老人们完满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才是真正的方向! ”
发展养老业应借助健康保险
现在,国内养老产业发展迅速,赵月红认为,应区分养老产业和养老事业。 “如果跟我说养老产业的话,产品多样,关于衣食住行的产品应有尽有,但我认为养老服务是事业,是福利事业,是跟高龄者的生活密切相关福利事业,它能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还能反映这个社会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的态度。 ”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养老机构特别是民营养老机构超过60%亏损,30%左右的收支持平,10%左右的微利。对于这一态势,赵月红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可行的养老政策,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 “应该让各种形式的健康保险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实现我国老年人都能生活在一个自助、互助、公助、共助完善的环境里。 ”
对于国内近年来兴起赴日养老考察潮,赵月红建议大家不要走马观花地到处考察,不要光喊口号,防止高谈阔论、纸上谈兵迷失了养老方向。 “发展养老事业更需心无旁骛、踏踏实实! ” 记者 赵昌东
新闻推荐
□临报融媒记者胡晨李萍通讯员公萍时下,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鲁南制药集团搭乘“上云”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