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互联网医院上线至今已有一个多月,具体进展如何?
4月1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获悉,该院累计已在线接诊2628人次,每天均有100余人次在线复诊,开出处方775张。与以往就诊完全不同的体验,使得互联网医院正日益成为百姓就医的“第二选项”。
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钱秋芳正在通过互联网医院帮一名患儿开展诊疗。 本文图片均为上海市儿童医院供图
网上皮肤科接诊每天20多人次
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是该院互联网医院上线首批科室,随着春天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一些皮肤病也随之而来。
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钱秋芳介绍,目前在普通门诊已全面恢复的情况下,每天网上接诊仍有20多人次,其中多半都是湿疹、过敏等春季常见皮肤病。“皮肤科互联网门诊以外地病人居多,他们多半已经有过诊断记录,在得到诊断报告后,不愿再长途而奔波,而选择了线上咨询和开药。”
皮肤科医生王臻打开互联网医院APP,就看到一位家长的求助:“我们家宝宝一岁半,全身性地发湿疹,一直反反复复,连手指上都有。”4月初,他带宝宝来上海市儿童医院初诊,并且做了过敏源检测,两天后,在手机上看到了检测结果后,第一时间想到了网上复诊。
王臻看到了他上传的报告后,马上回复:“过敏源鸡蛋白1级,尘螨2级”、“一般过敏源检测出阳性需要忌口和观察,根据情况在加以调整”。在接下来的15分钟,王臻接连给出了多条指导性意见:“衣被勤洗晒,多用吸尘器,尽量避免螨虫过敏。”
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医生王臻为一名患儿在线复诊。
从药物用法用量,到未来过敏源可能发生的变化,王臻的回复非常详细。她告诉记者,网上咨询由于时间相对充足,一般会比门诊解释得更详细,提醒的内容也更多。
王臻进一步指出,蚊虫叮咬也是气温回升后家长颇为烦恼的问题。有的孩子一觉醒来身上多了十几个肿块;还有的孩子虽然只有一个包,却慢慢肿成了“小笼包”甚至“生煎包”,于是赶紧上网咨询。“这是蚊虫叮咬的过敏反应,这有一个过程达到过敏高峰。”王臻说,比较严重的话,医生会建议家长口服过敏药或外涂药膏、洗剂。
钱秋芳同时指出,互联网医院刚上线时,大家普遍都认为只是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复诊配药,但实际操作中发现,网上接诊的医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跟家长沟通,基本上每个患者都需要15-20分钟,除了要详细回答家长的每个提问,还要详细告知如何用药、怎么预防等问题,相对线下门诊来说,每个医生都做到了咨询更详细,告知更清晰。
以儿童慢性病复诊为主
在互联网门诊,医生给出的回复往往并不局限于问诊本身,在开药结束后还会反复叮嘱日常居家健康注意事项。
疫情期间,有些过度焦虑的家长频繁给皮肤娇嫩的宝宝使用消毒洗手液,结果导致了手指蜕皮。对此,王臻并没有简单地开出药方了事,而是向家长细心建议,“要注意加强保湿,多涂护手霜,避免玩水,减少使用洗手液或肥皂。”
还有位家长反映孩子双足蜕皮,不痛不痒。在咨询过程中,尽管没有开药,王臻还是给出了健康提醒:“鞋袜天天换,睡觉不穿袜,勿泡脚。”
目前,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首期推出的功能,包括预约挂号、在线咨询、复诊开方、药师审方、配送物流等,共上线了内分泌科、肾脏风湿科、皮肤科、儿童保健科、儿内科5个科室,以儿童慢性病复诊为主。
随着“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持续推进,人们的就医模式还将发生更大变化,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还将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健康方案,然后对其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和健康咨询。同时建立包含有疾病分类知识、育儿知识、康复治疗、药品信息库、心理健康资讯在内的健康管理知识,让大众在就诊后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认识到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4月9日,全县2020年第一季度信访形势通报会暨信访业务培训会议召开。市信访局副局长、市信联办副主任王永红,县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