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铭骥,甘河滩人,少年时沦为孤儿。成年后,他先是跟一位木匠师傅在青海香尔德一带谋生,后给藏民放羊,其间学会了蒙古语和藏语。青年时,马铭骥投入宁海军当兵,军方知其是马生旺之子(马生旺在青海西军当过连长)派其到伙房驮水。青海气候冬天奇寒,马铭骥脸生冻疮,手脚被冻裂,苦熬两年才得下连扛枪,先后担任西军营长、团长,1936年被任命为第五区(河州)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后回到青海,被聘任为政府顾问。因其能言善辩,能说一口流利、纯正的安多藏语,被派任九世班禅的藏语翻译和驻西宁的“干布”,配发藏官服装。马铭骥因入官职,不便亲自做生意,就雇用刘集陶家村的陶福山(汉族)代理他的生意。1939年7月商队由西宁起身,随行的有马铭骥的商务代表陶福山和几十位保安族印度客,去印度途经西宁时和前往西藏的高僧们同行。大家互相帮助,旅行愉快。每走一站在当地寺院休息,马铭骥和保安族印度客们抓住这次机会,在各站口寺院和头人中结交了朋友,为以后的印度之行创造了条件。同年10月到达拉萨,马铭骥随同保安族商队翻越喜马拉雅山,过中印边境城市嘎伦堡到达印度加尔各答。把商品出售完后,马铭骥留下陶福山代理采购回程商品,自己乘船走海路到沙特,第二年春天回到家乡。
新闻推荐
扛摄像机拍新闻,汤捷一扛就是二十多年,但用相机“扫街”拍摄是最近几年的才开始的。“我觉得自己记录下来的照片是时间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