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重症危重症患者
首次降至两位数
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日24时,湖北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51例、危重症44例。这是湖北省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从最高峰时的10000多例,首次降至两位数。
11日上午,68岁的张阿姨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16病区转入收治轻症病人的24病区,改为普通低流鼻导管给氧。16病区负责人黄志欣介绍说,2月初张阿姨入院时病情很重,因为体质较差,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对她进行气管插管后,很长一段时间脱离不了给氧。得知母亲转入普通病房,儿子郭先生非常高兴,他说:“非常感谢这里的医生,再过些日子,我和妈妈就可以团聚了!”
作为定点收治医院之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600多人,截至11日中午,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只剩下55人,其中重症3人,危重2人。
经过艰苦努力,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记者梳理发现,随着治愈出院人数的不断增加,湖北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数量也从2月中下旬最高峰时的超过10000例,首次降至100例以下。
据了解,从3月12日起,武汉把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医院集中,向由国家级医院组建的医疗队所承担的病区集中,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强大的专家队伍、更精细的管理方案,进一步加强重症救治。
武汉8位过百岁
新冠肺炎患者7位出院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11日说,武汉新冠肺炎患者中共有8位年龄超过100岁的患者,其中7位已经治愈出院,最大年龄108岁。
焦雅辉说,武汉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总体治愈率达到94%,其中80岁高龄老人救治成功率近70%,这是非常难得的成果。在武汉新冠肺炎病例中,80岁以上的患者累计有3000多人,重症发生率约40%。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是医疗的关键和重点。在重症、危重症患者中的高龄老人,由于基础疾病较多,救治难度很大。”焦雅辉说,“在这些高龄老人中,90%以上是有合并基础疾病的,有些重症高龄患者住院持续五六十天。”
焦雅辉介绍,在武汉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中,采用轻重症患者分级救治。如果是65岁以下、没有基础疾病的轻症患者一般在方舱医院救治,65岁以上的患者,因为多伴有基础疾病,一般采用住院治疗,而且要收治到条件较好医院救治。
“高龄老人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费用也相对较高医疗资源投入也较多,但从医学本身来讲,我们面对患者不分贫富性别年龄,一视同仁。而且,这也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心。”焦雅辉说。
“火雷”患者15日前转运至
4家高水平医院集中治疗
焦雅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难度依然非常大,15日前将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患者转运到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等4家医院集中治疗。
焦雅辉说,截至11日,武汉市还有90多例在院重症、危重症患者,其中5例在使用ECMO,31例进行有创的机械通气,7例进行床旁血滤。在湖北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有8名患者在使用ECMO,还有35位患者在使用有创的机械通气,另外还有13名患者在使用床旁血滤。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共同特点是,绝大多数年龄比较大、合并有基础疾病。由于住院时间比较长,免疫力低下,需要综合多器官的支持治疗、营养治疗,救治难度还是非常大。
为做好治疗,重症、危重症患者将进一步向高水平医院集中。“我们计划把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患者在15日之前转运到同济中法、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焦雅辉说。其中,新冠肺炎已经治愈、但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将被转到中南医院,新冠肺炎未治愈患者将被转移到其他三家医院。
焦雅辉说:“把这些重症、危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医院集中,是为了确保他们能得到最有效、综合的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千方百计提高治疗效果
据介绍,支援湖北医疗队和湖北武汉医务工作者并肩作战,医疗救治工作取得重要成效,重症患者转归为治愈的超过89%。
根据相关部署,要把重症患者进一步集中到高水平综合医院,加强医护力量配备,科学评估、“一人一策”,给予更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千方百计提高治疗效果。对出院患者要及时做好康复隔离观察、复诊复检、跟踪随访等全流程管理服务。援鄂医疗队根据需要保留足够的高水平重症救治团队,与地方医疗力量加强配合衔接,做到交接顺畅、转运安全、患者满意。
(综合新华社武汉4月11日电)
新闻推荐
下机旅客引导摆渡、机组人员服务保障、发热旅客行李清关、旅客托运行李交付……从国际客运航班降落在石家庄正定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