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金刚木作伴,愿父魂永远刚健□ 覃克参

来源:河池日报 2020-04-13 05:38   https://www.yybnet.net/

又是一年清明到。按惯例,我来到父亲的坟头祭扫。与以往不同的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我独来独往。这样也好,我可以随心所欲,静静地与父亲交心。

父亲的墓穴在坡才(山名,壮话音译)半山腰的石壁下。这处墓穴是父亲自己选定的。

据说一云游四海的风水地理大师告诉父亲,根据坡才山形,这一带有一处风水宝地。但此处山高林密,他年事已高,无法实地查勘,找不到。

的确,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遍地都是岩石,岩石上都长着青翠的森林。远远望去,满眼苍翠。墓穴藏在森林里,不是临近踏勘,根本无法发现。父亲自幼就在这些山上摸爬滚打,大师头天说,父亲第二天就找到。

现在看来,石山密林中的这处墓穴,确实难得——周边都是岩石,一块厚实坚固的巨石蹲伏于前,一排云南石林似的崖壁直立于后,中间夹着丈余见方的平地。地块与前石顶部等高,泥土厚实,长宽深能容入棺木。

父亲找到这处风水宝地后,反复叮嘱我们,他百年之后,就安葬在这里。还要我们保护好四周的林木,特别是后面崖壁上的金刚木丛。

父亲去世后,我们遵其嘱,将之安葬在这里。

父亲墓穴后面青绿石灰石上青翠坚硬的金刚木很有特点。小腿般粗细,丛生,二三十棵密密匝匝长在直立的崖壁上。前沿枝条向前斜伸,宛若屋檐遮盖下面那方平地。印象中,父亲刚刚安葬在这里时,它们已经这么大。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它们似乎还是这么大。虽然如此,我依然十分敬佩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它们长在石灰岩崖壁上,这些突兀如云南石林的岩石,其上没有一丁点儿泥土。它们裸露的根须扎入岩石缝隙中。其养分就靠这些根须在石缝中索取。按自然规律,养分不足是肯定的。但是,它们却长得遒劲翠绿,生机盎然!它们使这座石山四季常青,绿树成荫。

我觉得父亲葬在这片金刚林木中很匹配——父亲有金刚木一样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

父亲三岁丧母。祖母的早逝令祖父万念俱灰。解脱的方法是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祖父带着伯父、父亲背井离乡。一家人在颠沛流离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贫穷和饥饿时常威胁着他们。荒坡搭棚、舅家客居、集市租房一一试过。兵荒马乱的年代哪有他们的立足之地?走投无路时,他们重返故里。此时父亲已经六岁,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长。虽然面黄肌瘦,却精明干练。

久违的故乡等待他们的仍然是贫困和饥饿。父亲用稚嫩的手协助祖父开启新生活。房子破了,修补;没有吃的,土里刨找。祖父心灵手巧,有一手精湛的木工和竹编技艺。年幼的父亲干不了重活,祖父破好竹篾,教他编鱼篓、菜篮、鸟笼、簸箕等器具。父亲天资聪颖,很快学会了从选竹、到破篾、到编织全套竹编工艺。稍长,祖父又教他打眼、修榫、镶板等木工技艺。父亲编织的竹具精巧细致,结实耐用;打制的板凳桌椅沉稳牢固,美观大方。左邻右舍时常向父亲订制竹木器具。父亲偶尔也会拿一些竹木器具到集市上摆卖,那些日常用品十分旺销。父亲这手技艺协助祖父改变了家徒四壁的窘态。父亲随着家境的好转茁壮成长,由面黄肌瘦脱胎成仪表堂堂的英俊后生。弱冠时父亲有了四间装修精美的木屋,购置了近十亩土质肥沃的良田。凭借殷实的家底,父亲顺利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童年遍尝人生甜酸苦辣,父亲的谋生持家能力非同一般。集体大生产年月,父亲正值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八口之家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年年超支。父亲白天下田挣工分,晚上偷偷在煤油灯下编竹具做木工。还忙里偷闲上山开荒种烤烟、辣椒、西红柿。母亲则偷偷把父亲的劳动成果拿到矿山、集市换钱。农闲时节父亲不辞辛苦应邀帮人家开墨定线起房子。那时农村起房请人帮工不付工钱只管饭,只有大师傅开墨定线有红担。虽然这些礼俗在当时列为“四旧”被禁止。但是,起新房是农村头等大事,为图吉利,主家还是依俗偷偷置办,旁人则心照不宣。父亲偷偷赚回的红担不仅让我们偶尔能开荤打牙祭,还弥补了口粮的短缺。青黄不接许多家庭等米下锅,我们家却例外。父亲的运作使这个年年超支的家庭的小孩能上学、家人能吃饱穿暖。凭借精明能干换取温饱天经地义。可是,在荒唐的年代,这竟成为罪状。父亲被眼红的一帮“红人”暗中列为新富农。他们召开声讨大会,唆使群众揭发检举父亲收“红担”的剥削行为。开始,大家都默不作声。被逼急了,有人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大家跟着七嘴八舌说起来。说着说着,中心话题变成大师傅饭吃得少,活路做得又快又好。而开墨定线收红担之事只字未提。声讨会变成了评功会。无奈,“红人”强迫父亲自己认罪。父亲本就刚烈,看到这么多人站在自己后面,握紧随身携带的柴刀,昂头说,我没有罪!这样的会议变着花样开了几次,尽管过程五花八门,但结果都一样。“9·13”事件以后,针对父亲的新富农闹剧不了了之。父亲的坚毅勤勉让家庭衣食无忧;父亲的刚直不阿使自己免遭莫须有罪名。

小岗村分田到户的春风吹遍神州时,父亲年届半百。手脚摆脱了束缚,知天命的父亲迎来了创业第二春。炉火纯青的竹木技艺自不必说,农林牧渔也是父亲大发神威之所。父亲的稻田养鱼堪称一绝。他养的禾花鱼总是比别人的肥美。父亲说,稻田水浅,养鱼不能贪多,数量适中,养料足够,鱼儿才肥美。父亲的责任田里一年四季都有鱼儿。少时放假随父亲到洞壮(地名,壮话音译)干活,记忆最深的是就地水煮禾花鱼。洞壮离家远,出工得带午饭。父亲用饭盒盛装米饭,带个小锑锅,适量油盐。到洞壮,父亲干的第一件事是选择一块易排易灌的水田放水。干活到准备吃午饭时间,父亲用石块架好小锑锅,在田边的旱地里摘下几颗青辣椒、几个熟透的西红柿、少许生姜,洗净入锅,倒入山泉水,生火。这时,放水田块水已排干,鱼儿都集中到低洼处。父亲抓来几条鱼,去腮,用镰刀破肚,取出内脏,洗净入锅。几分钟后一锅泉水煮鲜鱼的佳肴新鲜出炉。那鲜美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参加工作以后,每次回家,父亲总是立马背起他手编的精致竹背篓出门。不一会儿活蹦乱跳的禾花鱼,就从背篓里白花花倒出来。隔壁家的小叔适时到达。宰杀洗净,或香煎、或醋煮,不是海味胜似海味。父亲和母亲用长满老茧的双手躬耕陇亩,把几个儿子全部送进学堂培养成才;把家庭经营得殷实温馨。

我们几兄弟先后调到县城工作时父亲已经年逾花甲。岁月风霜的侵蚀使长年在户外从事体力劳动的父亲显得十分苍老,身体每况愈下。在村人眼中,父亲和母亲很了不起,有四个儿子在外面当差吃皇粮,儿孙满堂。我们也觉得,父母为培养我们劳累一辈子,应该随我们享享福了。但是,父亲和母亲说在乡下住惯了,不想出去。经大哥反复劝说,他们终于同意试试。但没住上几天就收拾行囊闹着要回去。我们想刚刚来还不习惯,住一段时间就好了。于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拖着没有送他们回去。哪知他们在我们去上班时偷偷坐班车回去了。之后,几次试图再接他们出来,均无功而返。父亲说,在家多自在,养鱼养鸡、种菜编筐、看山护林……东转西窜,一天马上就过去了,不像在城里,坐在家里苦等三餐,屁股发麻天还没黑。看到俩老在老家相濡以沫,生活过得舒心惬意,我们也就不再勉强他们。其实我知道,父母不愿随我们进城生活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还能劳动,不想白吃。

上世纪最后一年的深秋,我下乡回来。刚踏入家门,就见父亲坐在家里看电视。没有一点先兆,我甚是诧异。吃过晚饭,父亲说他胸口疼痛。我问父亲是否跌倒撞伤?父亲说没有挨撞,突然莫名地痛。原本想去看急诊,父亲说现在痛的不是很厉害,明天再去。考虑到夜晚很多科室都不上班,便如其言。约好医生,等待天明。

第二天带父亲到医院诊疗,抽血化验、胸透、CT……捣鼓了一个上午,下午结果出来。“肺Ca?”的初诊结果令我们很是吃惊。医生朋友建议我们到市医院请专家做进一步检查,以便确诊。

市医院的复查结论一致。而且明确已经到了晚期。医生询问父亲平常的起居劳作情况。得知父亲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重体力劳动,未曾因胸口疼痛停止劳作,医生慨叹,这个老头子太能扛了!医生告诉我们,罹患这种顽疾,疼痛得很,一般人根本无法从事体力劳动。

父亲年轻时就经常咳嗽,那时家境贫寒,未能及时就医。等到家境好转,父亲又习以为常,没有把咳嗽当病。我参加工作后,曾多次要求父亲去医院检查,但父亲坚决不去。我们十分后悔对父亲的身体关心不够。

制订治疗方案时,一个已经担任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医生朋友悄悄对我说,肺部出现问题如果发现得早,搏一搏,通过手术切除病灶,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老人家送医太晚,就是动手术,也撑不了多久。再说,病灶又紧挨大动脉,搞不好下不了手术台。这么大年纪了,建议保守治疗。

事已至此,我们还能怎么样?

医生按照保守治疗方案,开好药,我们就带父亲回县城家中疗养。离开医院前,医生朋友说,这种病到了晚期,会很疼痛,叫我们多准备一些镇痛药。

回家后,我们除按照医嘱照顾父亲用药外,还用民间偏方辅以治疗。虽然感觉父亲日益消瘦,但没有听到他说胸口疼痛,且见其精神尚可,我们觉得这个治疗方案是正确的。

转眼,年关临近,父亲说想回乡下过年。我们顺其意。年后,父亲再也不同意离开老家。那年农历四月,父亲的身体明显变差。脸色灰暗,心虚气短,四肢乏力。到医院住院半个月,没有好转。住院期间,不见父亲因疼痛而呻吟,让医务人员感到很是惊奇。出院前几天,父亲多半处于迷糊状态。只要一清醒,就要求出院回家。医生表示他们已经无能为力。无奈,我们只好把父亲带回家。

回家后,父亲依靠输液和输氧在迷糊中坚持了五天。庚辰年端午日巳时,父亲驾鹤西归。弥留之际,父亲紧紧咬着牙,脸都有些变形了。但直到生命的尽头,都没有呻吟一次。出诊在旁的医务人员无不惊叹,这个老爷子太坚强了!

自打懂事起,每每遇到困难,我便想到父亲的苦难与坚强。是父亲面对苦难的态度和坚毅顽强的性格,激励我困难面前不低头。

安睡金刚丛林中的父亲,愿您的魂魄永远刚健!

新闻推荐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焦点问题透视

4月11日,武汉城管工作人员在黄鹤楼街大成路大陶家巷执勤,让进入小区的人员扫描健康码。新华社发当前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金刚木作伴,愿父魂永远刚健□ 覃克参)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