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美国纽约,一名工人在哥伦比亚大学体育馆内参与临时医院改造工程。
10日,在美国华盛顿,市民排队等待进入超市购物。
1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警察佩戴“口罩”在街边检查车辆证件。
10日,一青年男子用面罩遮脸走在美国洛杉矶的街道上。该市市长下令,民众在公共场所要戴口罩或用织物挡脸。
11日,中国政府赴俄罗斯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11日,1万份留学生“健康包”抵达日本大阪。
11日,在科威特艾哈迈迪省,因疫情被封锁地区的居民领取政府发放的食品。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1日9时许(北京时间11日21时许),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已超170万例,达到1715143例。全球累计死亡病例数已达103874例。累计确诊病例数较多的国家是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美国新冠确诊和死亡病例全球最多。
全球疫情
截至北京时间4月11日21时 211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确诊1715143例
累计死亡103874例
美国: 确诊近52万例死亡超2万例 50州全部进入重大灾难状态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1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1日16时(北京时间12日4时),美国死亡病例超过2万例,达到20071例,成为全球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数据显示,死亡病例最多的州是纽约州,达8627例,其中纽约市占6367例。此外,新泽西州死亡2183例,密歇根州死亡1276例。美国确诊病例已达519453例,仍然是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批准怀俄明州为新冠疫情“重大灾难状态”,这意味着美国所有50个州、首都华盛顿特区以及美属维尔京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关岛和波多黎各4个海外领地都进入“重大灾难状态”,这是美国历史上的首次。
此外,11日,美国海军发表声明称,美国“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已有550名船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声明表示,航母上92%的船员已接受病毒检测,其中550人呈阳性,3673人呈阴性。目前有3696名船员已上岸。疫情在美国军队中蔓延,“罗斯福”号、“罗纳德·里根”号、“卡尔·文森”号、“尼米兹”号4艘航母报告确诊病例,其中“罗斯福”号疫情最为严重。美国媒体《全球新闻周刊》梳理,分布在美国41个州的至少150座美军基地报告确诊病例。珍珠港、诺福克军港、西点军校、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等军事机构和基地也未能幸免。
西班牙:确诊病例超16万 2.5万名医护人员感染
西班牙卫生部应急与预警协调中心副主任西耶拉11日说,目前西班牙累计已有2.5万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当天,西班牙内政部宣布,将把西班牙对葡萄牙和法国的陆上边境管控延长到4月25日24时。
西班牙卫生部11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10日21时,西班牙新增确诊病例4830例,累计病例数超过16万,达到161852例;累计死亡病例达16353例,单日新增死亡病例510例,为3月24日以来的最低值。
数据显示,目前西班牙全国共有59109人治愈出院,单日新增治愈3441人。
从4月13日开始,西班牙国内非核心产业的工作人员将逐渐恢复生产经营活动。西卫生部应急与预警协调中心副主任玛利亚·何塞·西耶拉在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并不意味着禁足令全面取消,而是全民的禁足程度将回到刚刚颁布禁足令时的水平。
意大利:确诊病例超15万 “封城”措施再度延长
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门负责人、新冠病毒应急委员会专员博雷利11日说,截至当天18时,该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增至152271例,死亡病例19468例,治愈病例32534例。
博雷利当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该国累计确诊病例比上一日增加4694例,死亡病例增加619例,治愈病例增加2079例。
博雷利说,在现有患者中,68744人在居家隔离,28144人在医院接受普通治疗,3381人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其中,重症病例比上一日减少116例,连续第八天下降;在医院接受普通治疗的人数连续第五天下降。
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意大利从3月10日起进入全国“封城”状态,从3月12日起关闭全国除食品店和药店以外的所有商铺,从3月21日起关闭所有公园和其他公共场所。意大利两次延长“封城”措施,目前“封城”措施延长到5月3日。
德国:确诊病例超12万法国:死亡病例升至13832例
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12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天零时,德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增至120479例,较前一日增加2821例;累计死亡2673例,较前一日增加129例;累计治愈60200例,较前一日增加2700例。
法国卫生总署署长萨洛蒙11日说,法国新冠死亡病例升至13832例,其中医院死亡病例为8943例,包括失能老人养老院在内的社会医疗机构死亡病例为4889例。
法国公共卫生部门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医院确诊病例累计93790例,过去24小时内增加3114例;在包括失能老人养老院在内的社会医疗机构中,确诊或疑似病例累计35864例,较前一日增加1671例。
新闻事件
约翰逊已能下床 英国承诺出资2亿英镑助力全球抗疫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10日能够下床走动,将继续在医院接受看护。约翰逊的父亲斯坦利·约翰逊告诉英国广播公司电台,约翰逊必须“充分休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首相府办公。英国卫生部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新冠死亡病例较前一天增加980例,单日新增数创新高。政府官员要求民众继续严格遵守居家隔离规定。
英国卫生部10日数据显示,英国累计确诊新冠病例73758例,较前一天增加8681例;累计死亡病例8958例,新增980例,高于意大利和西班牙迄今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数最高纪录。
英国政府12日承诺,将向世界卫生组织等联合国机构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英国慈善机构捐助2亿英镑(约合17.51亿元人民币),以支持贫困国家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进而防止英国出现第二波疫情。
英国政府说,将向联合国机构提供1.3亿英镑(11.38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半给世卫组织。此外,英国将捐5000万英镑(4.38亿元人民币)给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捐2000万英镑(1.75亿元人民币)给其他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英国慈善机构。
这些资金将用于支持也门等战乱和贫困国家加强医疗系统。也门10日首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这个中东国家饱受战乱,人道主义危机严重。
“新冠病毒不分国界,只有帮助有困难的发展中国家加强医疗卫生系统,我们才能有效保护英国公众(健康)。”特里维廉说,英方援助有望帮助贫困国家防止大量民众感染病毒,助力全球抗疫。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赞英国“慷慨捐助”,说这是全球共同应对危机的强有力证明,各国“同舟共济”。
路透社报道,英国支持世卫组织,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暂停缴纳世卫组织会费形成对比。
中东地区累计确诊已逾15万例 联合国呼吁停火共抗疫情
多名联合国中东地区特使11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中东地区冲突各方停火,通过对话化解分歧,共同抗击新冠疫情。分析人士指出,疫情肆虐令饱受冲突与动荡之苦的中东雪上加霜。尽管各国都尽力防疫,但如果冲突不止,相关国家及周边地区就很难做到有效防控。大疫当前,停火抗疫愈发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有关各方暂释前嫌、携手应对疫情挑战必要且紧迫。
新冠疫情目前在中东地区呈现高发态势,各国累计确诊和死亡病例持续增加。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2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中东地区累计确诊病例数已逾15万。
11日,联合国秘书长叙利亚问题特使彼得森、联合国秘书长也门问题特使格里菲思、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姆拉德诺夫等联合呼吁各方就停止敌对行动、维持及延长业已存在的停火、实现冲突的长期解决开展真诚的无条件谈判;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缓解紧张,通过和平方式弥合分歧;避免采取任何导致局势恶化的行动。
随着疫情走势不确定性加大,中东地区各国绷紧防控弦。其中,深陷战乱或冲突的叙利亚、也门、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利比亚等都面临日益严峻疫情,尽管均采取了应对措施,但分析人士指出,连年冲突和战乱让这些中东国家政局不稳、物资匮乏、医疗体系脆弱,疫情防控措施可能大打折扣。
分析人士说,冲突导致大批民众流离失所,大批难民在毫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大量涌入边境地区,聚集在人员极度密集的难民营和临时居所。一旦疫情大暴发,无论对这些国家还是周边地区来说,恐将产生灾难性后果。
令人担忧的是,胡塞武装9日指责,联军仍在继续攻击胡塞武装目标。在利比亚,对峙的民族团结政府和“国民军”依然激烈交火,士兵们戴上口罩继续作战。而在叙利亚等地,战火也依然在继续。
新闻聚焦
疫情蔓延带来的美国民众之“变”
4月12日,复活节,代表着重生与希望。但眼下的美国,新冠疫情日益严峻,病亡率不断攀升。
快速蔓延的疫情不仅改变了美国民众和医护人员的生活,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想法和观念。他们更加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抗疫经验,更多美国人开始思考,疫情之下中美应如何开展合作。
从“寄件人”到“收件人”
肯·马津斯基是美国人,他的妻子聂辉是美籍华人。年初,中国疫情暴发,聂辉所在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华人学者中美交流协会组织当地华人和美国友人为中国捐款捐物。马津斯基和聂辉积极奔走,寻找质量可靠且价格合适的货源。在他们的帮助下,该协会最终购买了12万只口罩寄回中国。
现如今,美国疫情日益严重,不少美国人发出“求救信号”。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病理系主任黄教悌教授听说美国医护人员缺少口罩,赶忙通过微信发布求助信息。短短两个星期,装载有近10万只口罩的大小包裹就从中国各地寄到美国。他的美国同事在收到口罩后惊呼“太好了!”。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中美师生之间。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朱丽叶是一家中国在线英语教学平台的美国教师。当她听说中国学生缺少口罩后,自掏腰包购买了1800只分批寄到学生手中。她所在的教学平台也共收到来自美国教师捐助的3000多只口罩。
如今,这些美国教师从“寄件人”变成了“收件人”,开始陆续收到中国学生和家庭寄来的物资。教师珍妮弗在收到口罩后感动得流泪。她说,“这些口罩从中国来,是带着爱来到这里的”。
从“抗拒”口罩到“接受”
抗疫初期,美国民众对于戴口罩十分抗拒。在他们看来,佩戴口罩是生病的象征。部分美国人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待佩戴口罩的人,甚至有极端美国民众对佩戴口罩的人做出不文明举动。
不过,随着中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加之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人数增加,美国民众慢慢接受了这一做法,戴口罩的人日渐增多。
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斯琦向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她说,当她3月中旬去当地一家超市时,一名工作人员看到她戴着口罩后神色紧张。当她试图与这名工作人员交流时,“这人突然跳开了两米远”。这一举动让张斯琦又好笑又难过,“好像我一张口就喷出了病毒一样”。
不过,当她近日为当地警察局免费送去两箱在美华人捐赠的口罩时,美国人的态度有了不同。一名警察在收到礼物后十分感动。他说,“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我会鼓励我的同事们戴上口罩,我们一起战胜病毒”。
从“不重视”到“学经验”
疫情暴发初期,美国政府、医护界和民间并未高度重视,对于中国分享给世界的抗疫经验也谈不上完全信任。随着疫情在美国多点暴发,美国医护人员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在临床上开始借鉴中国的研究成果,并期待得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帮助与合作。
一位来自华盛顿州抗疫一线的医生告诉记者,部分新冠肺炎患者肺部深处有痰无法自主咳出。美国医护人员通常的做法是借助吸管将其吸出来,但这种方式很可能无法排除所有异物。通过交流,中国的医护人员告诉他们,可以在病人俯卧的状态下用手将痰拍出。美国医护人员随即就用到了临床实践。
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病患出院标准主要有两次病毒测试阴性、三天内呼吸稳定且不发烧等。据这位医生介绍,该标准也正是借鉴了中国经验。
“一样的病毒,中国经历过了、有经验了而且疫情控制得不错,我们十分愿意学习并相互促进。”这位医生期待,疫情之下,中美医疗能够优势互补,加强交流与借鉴。
以色列“鸡蛋荒”持续两周
随着新冠疫情不断蔓延,以色列人的餐桌上开始少了重要的食物——鸡蛋。一开始,全国各大超市限购鸡蛋,后来货架完全空了,鸡蛋缺货的情况已持续约两周,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以色列为何会发生全国范围的“鸡蛋荒”?
需求激增是以色列遭遇“鸡蛋荒”的一大原因。疫情蔓延导致以色列人恐慌性“囤货”,而鸡蛋是他们的重要采购商品,尤其是犹太教传统节日逾越节(8日至15日)的来临更增加了当地民众对鸡蛋的需求。
以色列家禽养殖户协会总干事莫蒂·艾尔卡贝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出于对疫情的担忧,很多家庭大量囤积鸡蛋,远超实际所需。
艾尔卡贝兹说,自3月初以色列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该国鸡蛋需求增加了30%,需求快速增长导致鸡蛋严重短缺。
以色列年度鸡蛋消费量通常维持在约22亿个的水平,按照目前人口900万计算,这意味着平均每人一年吃约244个鸡蛋。
艾尔卡贝兹说,每年春秋季是节日比较密集的时期,国内鸡蛋产量无法满足相对较高的需求,为此以色列每年通常进口两次,每次进口约3000万至5000万个鸡蛋来保持供需平衡。
疫情期间进口渠道不畅是以色列遭遇“鸡蛋荒”的另一大原因。以往,以色列主要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进口鸡蛋,但这些国家目前普遍遭受严重的疫情冲击,尤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这导致以色列鸡蛋进口量大幅减少。
在“鸡蛋荒”出现之前,以色列农业部预测,该国鸡蛋需求在逾越节期间可能增长10%,但并没有要求鸡蛋进口商和销售商大幅增加市场的鸡蛋储备。储备不足也是导致“鸡蛋荒”的因素之一。
目前,以色列正通过海空两路进口鸡蛋,并对空运鸡蛋进行财政补贴,确保鸡蛋不会因为短缺而出现价格飙升。据当地民众反映,新进口的鸡蛋一上架,很快就被一抢而空。在以色列,鸡蛋享受政府补贴,所以价格相对便宜,每个鸡蛋的价格基本固定在1新谢克尔(约合0.28美元)。按照以色列农业部的说法,到4月底,该国将进口约3200万个鸡蛋满足市场需要,但如果目前抢购的态势持续,可能依然无法满足需求。
中国担当
中国赴俄罗斯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莫斯科
中国政府赴俄罗斯抗疫医疗专家组11日下午抵达莫斯科,随机携带一批向俄方捐赠的抗疫物资。
“我们不会忘记,当疫情在中国肆虐之时,俄罗斯人民率先向我们伸出友好之手。”中国专家组组长、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郝会龙说,中俄互为友好邻邦,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牢固的基础。目前俄罗斯在抗疫方面出现困难,中国对此感同身受,专家组将与俄罗斯同行分享中国抗疫方面经验。
中国专家组抵达俄罗斯的相关消息当天在俄最大社交媒体VK上引起热烈反响。俄罗斯众多网友纷纷点赞留言,表达对中国伸出援手的感激之情。
据介绍,专家组成员共10人,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专业为实验室检测、传染病防控、呼吸、重症、中医等。
医疗专家组抵俄后,将在中国驻俄使馆领导下与俄方交流分享经验,提供防控和诊疗指导与培训。此外,医疗专家组还将同在俄华侨华人、中资企业及留学生代表举行视频会议,介绍防疫知识和经验并发放防疫物资。
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馆向在日留学生发放“健康包”
11日上午,1万份留学生“健康包”抵达日本大阪,中国驻大阪总领事何振良通过视频连线领区30多所大学的留学生代表,对“健康包”进行了“云端交接”。总领馆工作人员表示,将用最快的速度将“健康包”发放至领区内各学友会,送到留学生手中。
近期,京都产业大学出现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何振良特意询问了该校中国留学生的情况。京都产业大学学友会会长姚志慧表示,目前该校中国留学生均平安无事,已做好了相应防疫措施。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4月11日,武汉城管工作人员在黄鹤楼街大成路大陶家巷执勤,让进入小区的人员扫描健康码。新华社发当前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