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学校尚未开学,宅家的时光日复一日。此时得悉全国疫情捷报频传,驰援湖北的医疗队次第凯旋而归,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也终于可以静下来读书了。面对一柜书,我心情悸动,正如余光中对着满池莲花说:“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面对一柜书的温暖,如同室有兰竹,心生馨香,静谧而感动。我轻轻抽出搁置许久的《纳兰词》,低语:我们又重逢了,真好!
这个春天,我错过了桃花,只好在纳兰性德的小令中寻觅:“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滴红,飞入窗间伴懊侬。”纳兰写下这首词时,正值青春年华,却是多病多愁身,并因为染上风寒而耽误了殿试,失去了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机会,内心充满了忧伤。有人说,纳兰的心犹如晶莹剔透的水晶,即使迎着阳光,也透着淡淡忧郁的光芒,但却并不令人觉得过于“寻愁觅恨”,相反会被他唤醒内心最细腻绵密的情感。“窗前桃蕊娇如倦”,人若不遇愁事,又怎能心知愁思?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全国人民哪一个不曾担忧过呢?心头满满的,站也疫情,坐也疫情,半夜里醒来,还忍不住刷屏看“新增”动态。大家喊着口号宅在家里,倡议锻炼、阅读、烹饪,但“大背景”全都是重疫区的日日夜夜,那些病人怎么样了?因工作感染的医护人员怎么样了?国家会受到多少影响?真是时时刻刻挂怀。纳兰睹桃花思人,担心“薄衾寒不寒”,而我们见樱花亦曾落泪,感喟这个春天的多舛,那些身穿三层隔离衣的亲人累不累?远在故乡的老人是否做好了防护……
古人有古人的苦恼结,今人有今人的烦心事。尽管我们不比纳兰的才情、敏感、多愁,但一抹诗香却连通我们共同的心境,今人但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脉愁思,穿透岁月,读懂彼此。
尽管光阴荏苒,唯春不可负,最难莫过于在人生的任何时期都不放弃对日子的思索。纳兰说:“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在这易逝的春光里,难免想起一些韶年华光,少年朋友。世事变迁,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相忘于江湖是失去从前的结果,又怎能不遗憾呢?
纳兰词里的景色太美,尽管美得凄凉,却是可以唤醒诗怀的最佳钥匙。这个春天,杨絮飞了,杏花谢了,人们还戴着口罩。好在疫情得到了遏制,我们还赶得上海棠与蔷薇。口罩之外,谁又能说“春情只到梨花薄”与“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是美景呢?
新闻推荐
现在可以摘口罩了吗?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吗?动物之间会传染病毒吗?全球疫情的拐点会在何时到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奔赴广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