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疫病一直与人类文明如影相随。我国古人很早就形成了对疫情的规律性认识,无论疫情如何肆虐,中华民族始终没有低头和退缩,而是奋起抗争,抵御住了一次又一次严重的灾疫侵袭,在疫情过后迅速复耕田地,繁衍人口,繁荣商贸,振兴经济。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以愈挫愈勇的坚韧、博大深邃的智慧,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这与历代不断完善的抗疫举措与制度建设密不可分。
疫情关乎百姓安危,影响国家税赋收入,因此,历代在立法时都将疫情奏报列为国之大事,要求地方官据实上报,各地驿站不得拒绝和延误。历代法典还载有专条,打击谣言,稳定人心。经过长时间的抗争和对疫情的深入了解,历代除了在疫情暴发时组织力量,积极应对,也注意通过医药管理、医书刊印、仓储设置、司法审判等制度建设,加强疫情预防,形成一整套防治结合、多措并举的疫情治理方式。
为了普及医药知识,提升医疗水平,国家统一审核、收集和刊印医药书籍。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仁宗下诏设立校正医书局,委任专官,集合名医,对历代流传下来的医药书籍进行集中整理,《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等医书都得到认真校勘并颁行全国。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丰富的智慧、坚强的意志,一次次战胜了疫情。今天,相信我们能够再一次经受住锤炼和考验,取得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来源: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14日消息,4月14日,是黑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隔离休养的第14天,是137名从武汉支援归来的医护人员即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