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
上周,武汉正式“解封”,意味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但从全球疫情的发展来看,完全放松警惕还为时过早。回想疫情初期的“封城”与“禁足”,一些人我行我素,不守规矩,给防疫工作带来的麻烦,想必大家印象深刻,而那些不守规矩的人也因此尝到了苦果,应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规矩,比如不乱扔垃圾,红灯停、绿灯行;比如疫情期间不串门、不聚会、戴口罩、禁杀禁食野生动物等等。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在实际生活中偏偏就有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因为事“小”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养成一种“陋习”,形成一套歪理:守规矩的“傻”,不守规矩的“聪明”,让很多原本守规矩的人也失去了“初心”。
生活中不守规矩的现象不难见到,比如公交车上的“霸坐”,有时候一人霸两座(人占一座,行李占一座),候车室、公园里独霸长椅睡觉。有时候,当这些不文明现象发生,双方发生争吵,围观人也知道谁是谁非,可又多是一种“闲事少管”的姿态。当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入长江导致全车人丧身,就是不守规矩与“闲事少管”结出的典型恶果。
在少数人眼里,不守规矩往往还有歪理:坐飞机把脚放在桌板上或前排靠背上,被乘务员劝阻后还反倒指责管理不够人性化;行人或骑车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发生剐蹭,还理直气壮地向对方索要赔偿;小区里、大街上未拴绳的宠物狗吓到孩子,父母保护孩子驱狗,反遭狗主人打骂……
在这次疫情中,极少数不守规矩的人因恶习使然,违反防控规定,在公共场所为所欲为,撒泼、爆粗口,甚至以“不知情”、“没口罩”、“自由”等歪理邪说相要挟,或打骂对抗执法管理人员,以为“不服管”惯了,“老子天下第一”,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防疫秩序。现在,随着疫情的延续,很多新规也在不断推出,最近,北京出台患流感必须戴口罩的新规,有些地方还将分餐制、用公筷公勺纳入文明公约……这些都需要大家学习和执行。
总之,规定是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需要人人遵守方能彰显社会文明。我们要让守规矩成为公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因为无论技术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规矩都不容逾越。用实际行动捍卫我们的规则文明,就是在点亮你我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新闻推荐
新华社消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7日启动第七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这一活动为“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