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首批“云共享”馆藏珍贵古籍文献25日正式上线试运行,标志西藏迈入古籍文献“云阅读”时代。
这次试运行上线的首批珍贵古籍文献总计达50函、658叶,内容涉及藏族历代学者传记、西藏历史及各地佛教史等,其中包括《阿底峡大师传》(写本)、《阿底峡大师自传》(写本)、《玛尔巴译师传》(阿里贡塘刻本)、《萨迦班智达传》(公元17世纪刻本)、《夏鲁译师传》(朱印刻本)、《萨迦世系之稀奇宝典》(17世纪刻本)、《汉地佛教史》(刻本)、《青史》(15世纪刻本)、《布顿教派史》(刻本)等。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边巴次仁说:“此举就是想营造全社会参与古籍保护事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古籍保护利用事业健康发展,让更多古籍文献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
当天,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还同步首次在线发布了34部自治区第一、二、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雪域宝典———西藏自治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推出了微视频《走近藏文古籍———藏文古籍基础知识》《走近藏文古籍———藏文古籍修复技艺演示》等内容。
截至目前,西藏已完成18000余函古籍文献的普查登记;累计修复近3000叶濒危古籍文献;29函古籍成功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纂出版《雪域宝典》等数十本系列藏文古籍普查保护成果丛书,完成14个基层古籍收藏单位条件改善项目等。
新闻推荐
4月2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的一项研究证明了可在空气中测出新冠病毒(SARS-CoV-2)RNA。该研究的通讯作者是武汉大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