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春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长时间“宅”在家里,闲来无事,有人感叹:要是太闲,就会把一个人给废了。更有人感悟出: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
人离不开劳动,是劳动让猿猴变成了人。从刀耕火种开始,华夏炎黄子孙踏过冰川草原,从岁月深处一路走来,逐步学会狩猎、采摘、耕田、织布,用劳动养活自己,繁衍生息。
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之本。人的需求最为基础的,是生理需求,即解决吃、穿、住、行问题。不劳动者不得食。唯有劳动,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可以解决人的生存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的职工下岗了。一次记者采访一位近40岁的下岗女工,问她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位下岗女工回答:“我高中毕业就到厂里上班,一晃10多年了。那时,虽然很辛苦,但人很充实。如今,呆在家里闲着,反而觉得很难受。眼下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有活干。”这位普通下岗女工以亲身体验,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对劳动的感悟,道出了人需要劳动的真谛。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因工作不停奔波,太累了,感到能够休息多好。可是,短时间休息放松、调节一下可以。如果让你失业,长期无所事事,心灵没有依附,精神没有寄托,茫然与空虚足以毁灭你。
当一个人劳动时,心灵充实,思维活跃,精神愉悦。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讴歌赞美劳动。陶渊明描述投身田野自耕自养的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在陶渊明笔下,劳动给人情感如此的满足,是如此之美。
传说一个人死后,他的灵魂上了路。走啊走啊,在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停下来。那里有吃不尽的山珍海味,有穿不尽的锦衣华服,还有殷勤体贴的侍者。灵魂在那里过得十分惬意。渐渐地,灵魂对终日无所事事感到厌倦,要侍者给他找点事做,可侍者告诉他,那里从来没有任何事情可做。一天天过去了,忍无可忍的灵魂最终对侍者大吼:“成天没事做,还不如让我下地狱呢。”侍者轻蔑一笑:“你以为这是哪里?这里本来就是地狱。”
过上美好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这就离不开劳动。人生是不断劳动的一生。劳动,让人生充实,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热爱劳动就是热爱生活,尊重劳动就是尊重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劳动光荣。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人生更美好。
人的一生,可以缺少金钱、地位、美貌、爱情……唯一不能缺少的,便是劳动。劳动不是手段,而是理念;劳动不是选择,而是执着。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人是劳动的动物,劳动伴随一生,是人生“必需品”。
新闻推荐
在象山森林公园,白鹭和幼鸟在一起(4月26日摄)。近日,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象山森林公园内,已安家筑巢的大批鹭鸟正陆续孵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