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基层干部一周开16个会 人民锐评:不解决问题的会就别开了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4-28 13:38   https://www.yybnet.net/

人民日报客户端4月28日消息,“不开应景造势、不解决问题的会议,做到真减负、减真负”,近日中办印发的《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再次对防止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提高会议质量提出明确要求。

忙于各种会议,已成为基层干部一个不小的负担,给基层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比如有的地方,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和主题能沾上点边的单位,就安排参会。有基层干部反映,一周要开16个会,甚至同一时间有两个会要参加,“分身乏术”;而对于一些确实需要通过会议研究部署的工作,却只是泛泛表态,讲意义多、谈措施少,或者仅仅简单分配任务,对基层不进行具体指导。会议落实会议,最后工作没有落实。

为何“文山会海”整治多年,状况却没有大的改观,甚至出现新的变种?根子还是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作祟,始终没有摆脱会议落实会议的惯性思维。有的认为不开会就没有体现出重视,有的推动工作办法不多,一有任务,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开会传达”。有这种思维习惯的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三部曲是:开会就是落实,学习就是表态,念完文件就算传达完了。实际效果如何?下次开会总结。

会议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会议传达上级精神,研究普遍要求和具体工作怎么结合,拿出哪些落实措施,很有必要。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基层并不是怕开会,而是怕开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会,怕开“神仙”会,更怕只是以会议传达会议,上下一般粗,缺乏针对性、指导性,“老和尚念经,听了打瞌睡”。

会议只是手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和实质,决不能本末倒置。一事当前,应当理性研判、综合权衡,如果能通过电话、发函等形式解决的,就没必要“大事小事,都来开会”;如确需要开会,也应统筹好会议范围,减少不必要的陪会,合理控制会议时长。对工作的重视和落实,并不是由开会数量来衡量的,关键是否有利于“一竿子插到底”。

切实把会议负担减下来,提升会议质量效率尤为关键。会前,召集者应吃透上级精神、摸准地方实际,对会议主题、议程进行认真研究,必要时提前告知参会对象提前准备。这样的会,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共同找准推动工作的着力点、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参会的人都有获得感。

(原题为《基层干部一周开16个会:不解决问题的就别开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广州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例 其中6例与同一感染者有关

南方+客户端4月28日消息,27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1例。截至4月27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基层干部一周开16个会 人民锐评:不解决问题的会就别开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