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京月29日电 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银河画卷”巡天计划又发布一项重要成果。科研团队在银河系中发现两个孕育恒星的巨大分子云。研究人员分别将它们命名为“大江分子云(River Cloud)”和“凤凰分子云( P h o e n i Cloud)”。
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是一个旋涡状星系。它的旋臂附近隐藏着一些浓浓的云团,其中一些主要由氢气分子组成的云团,就是分子云。分子云不断塌缩的过程中,压力增大、温度升高,逐渐形成原恒星胚胎。当原恒星胚胎中的核聚变能量足以对抗自身引力,一颗新的恒星便宣告诞生。所以说,分子云是恒星的前身,被称为“恒星摇篮”。
此次发现的“大江分子云”和“凤凰分子云”,位于天鹰座大裂谷区域。其中,“大江分子云”距离太阳系约130光年,形态上看,它像一条蜿蜒在宇宙中的长河,实际长度约300光年。“凤凰分子云”则更像一只展翅的大鸟,它距离太阳系约2000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2万倍。“大江”和“凤凰”都是银河系中的“大个头”。
“更令人激动的是,‘大江’之中已能直接看到恒星形成的证据,‘凤凰’里也很可能有恒星正在形成。”参与此项研究的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苏扬说。
“银河画卷”巡天计划负责人、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杨戟介绍,“银河画卷”巡天计划主要观测北天银道面±5的区域等,总观测范围共2600平方度。该计划于2011年开始,由紫金山天文台主导,每年完成约250平方度的观测。“银河画卷”将实现发现和编制全部区域的分子云源表、分析分子云物理化学性质等多项科学目标。这些研究,对人类了解恒星、行星以及整个银河系的起源有重要意义。
“目前,‘银河画卷’已经完成观测计划的80%,发布几十项重要成果,预计还需 3年左右完成全部观测。届时,我们将得到一幅前所未有的银河系图像,人们对银河系的认知也将大为拓展。”杨戟说。
新闻推荐
近日,子长市印发了《关于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工作的实施意见》,助推非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