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29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宣布:4月30日零时起,北京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此外,记者29日从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0年4月30日零时起,天津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同时,河北省决定自2020年4月30日起,将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
就北京来说,此次调低应急响应级别,意味着什么?防控策略调整涉及哪些方面?根据29日发布会内容,记者进行了梳理。
进出京管理方面,对国内低风险地区进京、出差返京人员不再要求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正在居家或集中观察的,可以解除观察,但不包括境外、湖北(含武汉市)及其他高、中风险地区返京人员及隔离人员。入住宾馆酒店的,可凭借健康宝“绿码”办理手续,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证明,但要加强健康监测。对入境人员继续全部实行14天集中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集中观察期满后,应再延长进行7天居家健康观察。对湖北省(含武汉市)进京人员,继续实行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措施。对其他高、中风险地区进京人员或前往高、中风险地区出差返京人员,继续坚持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
社区(村)进出管理方面,北京将继续实施社区封闭式管理,在持续抓好全天候值守、出入实名制管理的基础上,对于非本小区居民持健康宝“绿码”并登记后可进入小区探亲访友。快递、外卖、鲜奶配送、家政服务、房屋中介等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持健康宝“绿码”并登记后可进入小区。征得邻里同意后,装修人员可持健康宝“绿码”登记后进入小区。上述人员须按要求严格落实防疫措施。
交通出行方面,北京将有序放开公共交通满载率限制,逐步恢复受疫情影响的地面公交线路、省际长途客运及旅游包车业务。
自4月30日起,地面公交满载率由50%上调至75%,轨道交通满载率由50%上调至65%。省际长途客运及旅游包车业务方面,具体恢复计划是,第一周,逐步恢复途经和终到地均为低风险地区的800公里以内省际客运班线和旅游包车业务。第二周,逐步恢复途经和终到地均为低风险地区的其他省份客运班线和旅游包车业务。暂不恢复疫情风险等级为高、中风险地区的客运班线。
陈蓓表示,北京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绝不意味着防控工作标准降低、防控力度减弱,而是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做好应对较长时间疫情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防止疫情二次暴发、卷土重来。要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密切关注疫情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具体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
关注
北京户外原则上可以不用戴口罩
4月30日零时起,北京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北京市疾控中心组织专家更新了相关防护指引,并明确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人员,康复期出院病人,以及入境人员等8类重点人群、社区和单位进出口等人员密集区域和汽车站、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公共交通场所等7类重点场所,以及学校校园等人群和场所,需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其他户外环境原则上可不戴口罩,或根据自身状况决定。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户外环境原则上可不戴口罩或根据自身状况决定。”
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2020年4月29日0-24时,黑龙江省省内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牡丹江),为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感染者张某的密切接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