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何勇海
当前,稳就业被列为各项工作重点,统筹用好各项就业培训资金尤为关键。记者在江苏调研发现,因资金来源分散、使用标准模糊等原因,基层产生“为不花错,宁愿不花”的心理,一年来江苏80多亿元专账资金仅用了3.08%,资金使用进度严重滞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进度滞后,在全国普遍存在。(7月13日《瞭望》)
搞好就业培训,抓好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人员技能,是全国从上到下的重要民生任务。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想搞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却拿不出配套经费,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另一些地区却让这笔培训资金“趴窝”花得慢,甚至有钱不花,这的确挺怪异。若拿不出配套经费搞就业培训情有可原,那么,有钱不花却不能被原谅。
就业培训“有钱不花”也是一种懒政。职业技能培训是稳就业、促就业的关键举措,特别是今年,疫情导致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确实大,就业培训及时启动,就可以成为企业以训稳岗的“及时雨”;此外,疫情期间,催生大量新就业形态,花出真金白银,真正搞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就可以建设一支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而让培训资金“沉睡”则是一种不作为,让本地错过人力资源水平提升的机会。
那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为何“睡大觉”?从报道来看,一个问题是,可用于职工培训的资金门类多,由此带来支出乱。另一方面,许多地方在这方面没及时解决“有原则没细则”的问题。这些都导致许多地方“为不花错,宁愿不花”专账资金。
要唤醒“沉睡”的专账资金,就要完善监管机制。一者,各地要对就业培训的资金门类进行整合,甚至可对各类培训项目予以整合。二者,省、市、县三级都要及时拟订实施细则,尤其是市、县,从原则落实为地方细则不能费时太长。三者,变事后审计为跟踪审计,及时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时纠正,以避免有钱不敢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国家农药定点生产企业山西绿海农药科技有限公司的300亿芽孢/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登记证号为PD20190002)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