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15日公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支持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数字化治理、产业平台化发展、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无人经济”、培育新个体经济支持自主就业、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探索多点执业、共享生活、共享生产、生产资料共享及数据要素流通。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活、对冲行业压力、带动经济复苏、支撑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意见,在线上服务方面,重点是健全完善与线上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制度规则,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新业态,激活消费新市场。
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重点是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赋能”水平,降低转型门槛,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
在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方面,重点是完善保障制度,适应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就业形态和模式发展,完善自主就业、灵活就业、“副业创新”、多点执业政策,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内生动力。
意见提到,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开辟消费和就业新空间。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自主就业。进一步降低个体经营者线上创业就业成本,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鼓励商业银行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信贷服务,合理降低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可使用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个体工商户。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有序发展,鼓励微创新、微应用、微产品、微电影等万众创新。引导“宅经济”合理发展,促进线上直播等服务新方式规范健康发展。
在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新业态方面,重点是发展多种消费形态,探索深化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改革,以物质生产资料数字化支撑共享共用。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拓展生产资料供给,创造生产要素供给新方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我国已进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阶段,引导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要破除惯性思维,推动制度供给改革,打造发展新优势和新机遇。
新闻推荐
7月14日,在克东县昌盛乡青刀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雇工把刚摘下的青刀豆装车。黑龙江省克东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近年来,当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