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新技术帮高龄患者微创“补心”

来源:各界导报 2020-07-20 00:53   https://www.yybnet.net/

“真没想到恢复这么快。”吴女士陪父亲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病区走廊里散步,碰到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崔勇主任时一个劲道谢。

77岁的吴大伯近半年来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现象,上楼梯、做家务时症状更明显。随后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吴大伯患有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疾病,已到了非手术不可的时候。

但问题是,3个月前,吴大伯因胰腺肿瘤刚接受手术治疗。现在如果接受大开胸、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的传统换瓣手术,家人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但不换瓣,吴大伯的心脏随时停摆。

对此,崔勇团队在充分检查和评估后认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是吴大伯的最佳选择。这种方式通过胸壁约2厘米的微小切口,应用特殊器械,将新的瓣膜送达病变部位。微创同时,也减少了外周血管并发症和手术失败风险。

“这项技术适合高龄、病史长且心功能较差、伴有合并症的患者。手术顺利的话,术后第二天可下床活动,术后3至4天可出院。”崔勇说,吴大伯术后经过短暂监护和治疗,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第三天已经能在病区里散步了。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龄、多疾病伴发的高危瓣膜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给“吴大伯”们带来了希望。但崔勇也表示,凡事都有两面性,新技术虽好,也并非人人适合,仍有其局限性。

目前,国内外都不推荐将TAVR技术用于70岁以下患者,因为这种瓣膜长期效果还不清楚。尽管很多报道提出,当第一次的TAVR衰败后还可以再次植入TAVR瓣膜,但由于主动脉根部解剖的复杂性,这种做法也有潜在风险。另外,相对于外科换瓣手术,目前TAVR手术中起搏器植入率比较高,对于本不需要起搏的患者,额外的并发症也增加了远期效果的不确定性。

据《浙江老年报》

新闻推荐

河南农大等三家单位合并为“华北农业大学”?省教育厅回应

日前,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问,河南省是否有计划将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科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三家单位合并,成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新技术帮高龄患者微创“补心”)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