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暑假期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期,近日,湖北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公安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暑假期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对因为疫情造成监护缺失和其他生活困难的儿童,要及时给予照料帮扶并纳入相关救助保障范围。(7月16日《新京报》)
不可否认,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家庭都曾发生孩子监护缺失的情况。基于此,2月11日,民政部下发通知,要求按照儿童自身和家庭情况分类做好临时照料服务。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儿童监护缺失主要包括: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确认感染、疑似感染或需隔离观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因防疫抗疫工作需要以及其他因疫情影响不能完全履行抚养和监护责任的儿童。3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方案》,对进一步做好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做作出部署安排。
特别是,曾经历过全国最严重疫情的湖北省,近日发出通知,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暑假期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期;同时,对因为疫情造成监护缺失和其他生活困难的儿童,要及时给予照料帮扶并纳入相关救助保障范围。
众所周知,在我国,未成年人的监护,与亲权是合为一体的,监护是亲权的自然延伸。家庭应该是未成年人的避风港,是孩子们安顿身心的“温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监护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频频发生,折射出了我国在未成年人监护和监督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特别是,面对这场重大疫情,许多父母因感染病毒、隔离观察或投入防疫工作,造成家中孩子监护缺失使他们成为“临时留守儿童”,也是事实上的困境儿童。
孩子固然是家庭的,但更是国家的。当家庭监护,这个功能暂时缺失的时候,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应挺身而出,建立起社区、行政、司法等三位一体的监护体系,彰显政府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同时,通过行政与司法相衔接,建立照料、安置、监护、教育等联动机制。特别是,在抗疫特殊时期,因疫情造成儿童监护缺失,许多儿童成为“临时留守儿童”和事实上的困境儿童,地方政府、特别是社区、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应落实临时照料、提供关爱服务,或由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责任。
换言之,救助监护缺失儿童,彰显疫情防控精细化。事实上,完善社会干预机制,化解公众隐忧和焦虑,已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完善公共监护体系,重点救助那些因疫情造成监护缺失的孩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和接受教育权。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地方政府要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联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保证信息通畅,确保紧急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及时落实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和困境儿童保障政策,确保生活兜底到位。□汪昌莲
新闻推荐
《70问解码“中国之治”》出版 探寻国家治理体系背后的制度密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奇迹”。中国经历过什么?中国为什么这么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