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铜锣、喇叭、脚板 “土办法”在中国农村防汛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20-07-21 15:33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重庆7月20日电雷霞在重庆开州区临江镇经营一家茶馆,16日下午洪水到来时,她早已转移至安全地带,并将桌椅、电器等物品搬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了重大财产损失。

“那天下午三点多,我突然听到一阵锣声,知道洪水要来了,这为大家安全转移争取了时间。”雷霞说。

15日起,开州所在的长江上游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乡镇街道和村社的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巡查,他们大多提着一面铜锣,发现险情就马上敲锣。从古代沿用至今的铜锣,依然在中国农村防汛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洪水往往来得比较急,而且有时发生在深夜或凌晨,挨家挨户通知根本来不及。锣声穿透力强,人们听到锣声就知道洪水要来了。”临江镇镇长邹品生说。

如今,无人机、智能化巡检系统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到防汛工作中。但在一些技术尚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很多防汛的“土办法”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和铜锣一样,大喇叭也在防汛抗洪中显示出“威力”。

巫溪县田坝镇与临江镇同处长江上游,16日凌晨3时许,洪水漫过湾滩河向场镇涌去。危急时刻,田坝镇工作人员袁柱军用高音喇叭开始喊话:“大家快起来了,洪水来了,都转移到上面小学去!”

睡梦中的人们被高音喇叭惊醒,纷纷开始转移。凌晨6时许,场镇的洪水已达2米深,但1000余名居民早已转移完毕,无一人伤亡。

“挨家挨户通知只能一对一,而一只喇叭可以对100人、1000人,传播效率很高,是争取防汛疏散时效性的‘利器’。”袁柱军说。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光有铜锣和大喇叭有时还不够,关键时刻还要靠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脚板,亲自上门进行排查。特别是农村地区老年人普遍较多,听力较差、行动较为迟缓,往往是防汛转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16日上午8时许,在重庆万州区五桥街道香炉山社区,洪水已经齐腰深,大部分居民已被疏散。社区书记傅山祥仍在挨家挨户排查。

一栋居民楼的二楼楼梯口,一位老人和一对母女正在呼救。傅山祥找来绳子,一头拴在公路行道树上,一头拴在自己腰上,跳进了齐腰深的洪流中,艰难地向街对面蹚过去,把受困的三人转移到安全地点。

“敲锣、喊话、发警报的同时,乡镇、村社干部必须要挨家挨户敲门,绝不能让一个人滞留在家中,尤其是老年人。”傅山祥说。

在近期的南方汛情中,铜锣等“土办法”被各地广泛使用。“在农村,防汛工作归根结底是‘人’的工作,这些‘土办法’永远不会过时。”邹品生说。

新闻推荐

问桂道圩溃堤合龙意义何在?专家:保护常住人口是政府责任

受江西省强降雨和长江来水影响,江西日前遭遇本世纪以来最大洪水。有网友质疑,为何同样在鄱阳湖区,有的圩堤在发生溃堤后,当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铜锣、喇叭、脚板 “土办法”在中国农村防汛中发挥重要作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