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火星为什么那么“红”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0-07-28 01:54   https://www.yybnet.net/

7月基本可以算是一个“航天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已经有两个火星探测器成功升空,它们正在飞往火星的路上,一个是阿联酋的“希望号”,一个是我国的“天问一号”。此外,有消息称美国“毅力号”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30日发射。对火星这颗红色的星球,人们始终拥有着无穷的遐想和不灭的好奇,并期待着它能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家园。人类不停地探索,试图搞清楚这颗遥远太空中的星球上有什么?它上面有什么风景?能不能在其中发现文明的残迹……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

火星,自古就是重要的观测对象,其记录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商朝末期(公元前1045年),这颗星荧荧如火、飘忽不定,故曰“荧惑”。火星是地球的邻居,这颗在夜空中红色荧荧的星球,因为与地球的种种微妙相近,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火星为什么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火星表面有红色的赤铁矿,呈现出橘红色。另一个原因则是沙尘暴造成的。火星上风力很大,一来就几乎席卷整个星球表面,持续多月不停,还充斥着扶摇直上的尘卷风。当扬起的沙尘覆盖火星,遮住了原本灰褐色的沙粒和石块,就造成了“红色星球”的错觉。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守时理论与方法研究室副主任童明雷说,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氧化铁。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平均值为6794公里。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体积相当于地球的六分之一。

◇◇◇火星每个季节的长度是地球上的两倍

到火星旅游需不需要倒时差?火星的时间与地球相同吗?童明雷研究员说,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称为火星日,火星日与地球日很接近。地球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而火星日约为24小时40分(以地球上的时间度量)。地球的自转倾角是23.44°,而火星的自转倾角是25.19°,与地球相似的自转倾角也意味着它与地球一样有着四季的变化。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687天,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两倍,因此一个火星年等于两个地球年,每个季节的长度为地球上的两倍。但是,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稀薄100倍,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而地球大气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同时,火星的地表温度要远低于地球的表面温度,而且日夜温差极其大。

◇◇◇火星探测存在“窗口期”

人们憧憬着对火星探测的无限遐想,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一天开启火星探测呢?童明雷研究员说,火星轨道半径约2.3亿公里,而地球轨道半径是1.5亿公里,地球和火星都在围绕太阳运转,两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最远时超过4亿公里,最近时约5460万公里,从地球的视角来看,每隔大约780天才能和火星最接近一次,这个时间又叫做会合周期,大约是26个月,即每26个月出现一次宝贵的火星探测发射窗口期,目前就是最佳火星探测发射窗口期。

人类现有的以化学燃料为核心动力的火箭性能依然有限,但是如果利用这个会合时间点附近的窗口探测,成功率就会高很多。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始于上世纪60年代,基本都要利用一次次会合周期打开的探索窗口出发探测。要知道,火星离地球非常遥远,目前最先进的探测器从地球飞到火星,大约需要七八个月。

◇◇◇人类探测火星的历程

人类火星探测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到今年6月底,全球共实施了40多次探火活动。关于人类的探火史,尤其是1996年以来,几乎每个发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测器发射,按技术水平和任务内容来划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的飞越探测,时间跨度为1960—1970年。

这一阶段国际深空探测刚刚起步,相关国家主要以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为主。1960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1A号”。1965年,美国“水手4号”火星探测器第一次传回火星图像。第二阶段是初步了解火星表面,时间跨度为1970—1990年。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苏重新展开火星探测活动,以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为主,主要任务包括传输图像、探测大气、磁场、地表温度等。此后,两国对于深空探测的投入减小。1975年,美国“海盗1号”火星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并展开工作。第三阶段则是探寻火星生命迹象,从1990年至今,多个国家加入探测行列。火星探测活动的探测方式主要为着陆和巡视探测,主要目标是寻找火星水存在的证据和生命迹象。其间发射过“火星快车”“勇气号”“机遇号”和“好奇号”等多颗探测器,成功找到了火星水存在的证据。1997年,美国“旅居者号”成为首个展开工作的火星车。2004年,美国“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2020年7月,中国人也踏上了去往火星的旅程。

◇◇◇探测器到火星都干些啥

这些探测器到火星去干吗?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并不会登陆火星表面,它将沿着轨道巡航,用1个火星年的时间观测火星的地质地貌和气象状况。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则将一次性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此外还要完成5大科学目标,主要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火星车还携带了大气环境测试仪,可以获取火星温度、风力等信息,届时大家将可直观地了解火星和地球环境的异同。“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将在火星上采集火星岩石和尘埃样本。

◇◇◇人们为什么对火星特别感兴趣

为什么人们对火星那么感兴趣呢?童明雷说,2018年7月欧洲空间局MARSIS团队宣布首次确定火星上可能存在成规模的液态水,而水是生命之源,因此很多人猜测,火星有可能曾经存在着生命,甚至是智慧生命。

童明雷假设说,如果地球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那么人类有可能移民火星。当太阳内部燃料耗尽,星体将会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地球将被吞噬。而火星的温度将升高,固态水也将溶化,有可能变得暂时适合人类生存。为人类最终逃离太阳系提供过渡时期,获得了一段宝贵的科技突破时间。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对于所采火星样本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解开这些未知的谜团。

◇◇◇能不能改造火星使其适宜人生存

可以对火星上现有生存条件进行一些改造,让它适宜人类生存吗?对于这个问题,童明雷认为,人类要想改造火星,使之成为适合人类生活的星球,难度是非常大的。人要在另外一个星球上生存,首先要有氧气,然后要有水、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然后还要屏蔽辐射,火星没有全球性的磁场,火星表面的辐射比地球上要强得多。

此外,火星上主要被沙漠覆盖,气候变化无常,这些自然现象恐怕是人类永远都无法改变的,就像人类无法改造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一样。要想在火星上生活,那么就要在火星上建设很多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单元,每个单元类似一个超大空间站一样,里面必须有类似地球上一样的环境,要有循环利用的氧气和水,可以种植农作物和蔬菜的土壤等等。这些必备的条件要么化学合成,要么从地球上携带。

本报记者王嘉

新闻推荐

“漫话”郎酒庄园 川盐入黔,酒肆林立, 郎酒庄园自古就是美酒天成之地

从2008年开始规划,到2023年底全面呈现,郎酒庄园已成为承载郎酒品质、品牌、品味的综合体。郎酒庄园涵盖“生长养藏”,收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火星为什么那么“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