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海报。
上世纪70年代末,小县城有了电影院。在没有手机缺乏电视的年代,能看一场电影是人们最快乐的事。
那时,在农村独自带着三个孩子的母亲因为家庭变故,从农村到县城跟着父亲生活。她是一个农村妇女,侍弄庄稼算是一把手,但没什么文化,为了谋生,只能跟着父亲做建筑活。父亲砌砖,她挑沙和浆,一天劳作下来,还要做各种家事,日子过得甚是辛苦。因家里三个孩子都在读书,收入仅能勉强维持生活。尽管看一场电影只需几分钱,但对她来说,是种奢侈。
彼时我小,并不知道父亲对她好不好,只记得有几次她被父亲赶出家门,无处可去,她牵着我的手,在街头徘徊到深夜,最后硬着头皮敲开同在县城亲戚家的门,在亲戚家留宿。
一天,她收工早,回到家催着我把作业做完,一身臭汗满脸沙土的她也洗了澡,她说,要和我去看电影《阿诗玛》。我记得她说话的语气,很是高兴。那几天《阿诗玛》在县城放映,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们早早出了家门,因为去得早,买票的人不是很多,她买了一张票。读小学三年级的我身高超出免票规定的一点点,我想她并不是吝啬,而是想着能省几分钱也是好的。
电影院有人把守着门口,一票一人。看门的中年男子和善,看看她手中的票,又看看我,还是放我们进去了。
我们找了座位坐下,因为只买一张票,而电影院又座无虚席,她把我抱在胸前。
《阿诗玛》是一个爱情故事,讲述聪颖美丽的云南撒尼族姑娘阿诗玛和青年阿黑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多以歌舞的形式展现。她看得好专注,眼里有光。我呢,自然是看不懂故事,我看的是热闹。
电影放到一半,有两个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一排排地验票,没有票的人,自然要被赶出电影院。验到我们时,工作人员看到我们只有一张票,又量了我的身高,坚持要我们当中的一个人出场。她犹豫了一下,让我留下,并告诉我她在场外门口等我。我也想走,可她说票贵,总归是要看完电影才好。而她,是不忍心让我一个人先出去的,夜晚也不安全。
电影放完,我出门找到她,她牵着我的手回家。那晚月色如银,照在她的脸上,她的神态显得特别温柔。她边走边问我故事情节,我哪里能记得呢,只记得对她说阿诗玛最后被坏人放水淹死了。她叹气,一路无语。
这是我印象中唯一和她一起看的电影,后来,我再也没有机会和她看一场电影。
看完那场电影的两年后,她永远离开了我,如今算来,已经近四十年。四十年,刚好是她人生定格的年龄。四十年,我再也没能叫她一声“妈妈”。
如果能够,我多想再和她看一场《阿诗玛》,一场完整的《阿诗玛》,一个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奈何情深梦浅,她不在,她早已不在。
新闻推荐
2020上半年汽车召回数量高达32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召回率较低 德系和日系汽车召回占比超八成
车企对待产品缺陷的积极处理态度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上半年共有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