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降压药,大家貌似普遍对其又爱又恨,究其原因不外乎降压药治标不治本还有副作用,但医生却又建议高血压患者最好终身服用降压药。那么,既然降压药需要终身服药,有没有办法为其减轻副作用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王清海善用中药,“减副”还能降压!
大部分降压药均有一定副作用
目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降压药物可多达上百种,大致上他们可分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这五大类。它们在快速控制血压的同时,却为人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王清海表示,利尿剂在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吸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来降压的同时,也会造成低钾、尿酸败血症、室性早搏等副作用。β-受体阻滞剂虽然可以降血压,但却能诱发和加重哮喘。钙离子拮抗剂虽然通过抑制钙离子通过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来降血压和抗心绞痛,但它也会引发头痛、心悸、踝部水肿、反射性心率加快等副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不仅可以降压,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逆转左室肥厚,但它会引发持续性干咳及过敏皮疹。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虽然在缓解心力衰竭之余,还能防治肾病的进一步发展,但它同时也能升高血钾。
善用中药“减副”亦能降压
针对每一种降压药引发的不同副作用,王清海表示,高血压患者虽然一定要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但却可以同时服用不同的中药来缓解降压药带来的副作用。
服药后出现头痛、水肿等副作用,可以通过健脾利血的中药来调节,如当归、山药等;
如果服药后出现咳嗽、哮喘等症状,可用杏仁加以调养;
如果服药后出现血液粘稠、血栓、尿酸高等症状,可以通过一些滋阴中药来加以调理,如石斛、沙参、玉竹等。
如果服药后对肾功能造成影响,可以服用补肾中药,如鹿茸、杜仲等。
如果害怕西药引发的副作用,患者也可以根据病情来转为中药治疗。
如果患者的血压波动为轻度的话,可以用中药降压药来代替西药降压药,如川穹、夏枯草、决明子等。但王清海提醒,如果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长期降压不理想,则要在服用西药降压药的同时适当辅以中药来调节血压。
降压“减副”有四招
坚持最小剂量原则。降压药应该从小剂量开始,如果服用一段时间后,血压降不下来或者控制不到理想水平,则需考虑加大剂量;
联合用药。将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既能保证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还能把副作用减到最小;
不要联合同类药物。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把同一类的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这样不光会使效果大打折扣,有时还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坚持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含合理膳食、减少钠盐摄入、适度运动、控制体重、乐观豁达、戒烟限酒、规律作息、营养血管(如欧米伽-3脂肪酸、钙、钾、胶原蛋白、等的饮食或补充剂)等。
刘艳芳李朝金小洣
新闻推荐
□陈江据报道,这两天,义乌稠江街道专职消防队在寻找一位热心小姐姐,他们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寻人短视频,24小时刷爆了朋友圈。事...